孩子們普遍自制力較差,常常無法抵擋游戲的誘惑;面對這種情況,家長們一定要及時、正確的處理,否則可能會影響孩子未來的健康發展和家庭的幸福和諧。
天天玩游戲的孩子該怎么辦
1、多帶孩子出去看看。孩子沉迷于游戲,往往是因為現實世界中讓孩子感覺到無聊,所以從手機游戲中獲得彌補。家長話在周末或者假期的時候,多帶孩子出去轉一轉,讓孩子發現外面的世界也很有趣,比虛擬世界的花里胡哨更能讓人開心。
2、約定孩子玩游戲的時間。家長可與孩子一起商量,劃定玩游戲的時段與時長,并簽訂承諾書,實行獎懲。凡沒違反約定承諾的,家長給予孩子獎勵,獎勵什么,可讓孩子自己確定,家長盡可能滿足;如果違反的,就給予懲罰。懲罰什么,也一定要挑選孩子最不想失去的。
總之,約定了必須嚴格做到,約定的前提,就是先完成每天基本的學習任務,在其間,可適當安排游戲或看手機的時間,如此有放有收,孩子也不會有何意見。
3、思想上進行教育。認真給孩子分析沉迷游戲的后果,以及文化課學習的重要性,告訴他做任何事情都要適度,游戲可以玩,但不能沉迷,再好的東西都不能過度,就像吃飯,吃多了就會影響健康一樣。
4、培養孩子的其他興趣愛好。比如游泳、籃球、鋼琴、舞蹈等,當孩子在這些方面取得成績時,就會讓孩子玩一會游戲,這樣不僅控制了游戲時間,而且還能讓他全面健康發展,在其他興趣愛好方面也取得一定成績。
孩子天天玩游戲會造成哪些后果
1、不利于孩子的身心發展。因為沉迷游戲,會使孩子對此產生強烈的依戀感。習慣了游戲里的暢快自在,就會對現實生活產生厭惡心理,從而開始自我封閉,甚至會造成不合群性格。
2、影響孩子的視力。孩子沉迷游戲,大部分時間都用來盯著電腦屏幕或是手機屏幕。長時間的不健康用眼方式導致孩子眼睛出現了很多問題,其中近視、散光等問題最為嚴重。
3、沉迷游戲導致社會功能弱化。孩子長期沉迷高度自由的虛擬世界,在現實中就會放縱自己的行為。比如在游戲里可以說任何話,即使說錯了也不會負責。但現實就不一樣了,孩子會有可能覺得被限制住,不愿意和人交流。時間久了,現實生活會讓孩子無法適應。久而久之,會讓孩子產生對現實的逃避。
家長怎么做才能使孩子遠離游戲呢
1、找到游戲的替代品。大多數家長讓孩子戒掉游戲都會遭到孩子的強烈反抗,不如去找一些可以替代游戲的活動,比如:帶孩子看電影、去游樂場等。通常來說,男孩子玩游戲都是以對抗類為主,因為這能讓他感到激動,家長可以讓孩子去打籃球、棒球、攀巖等。
2、讓孩子失去玩游戲的興趣。家長不要天天去阻止孩子玩游戲,這樣只會讓他一有機會玩就更加沉迷其中,而是直接讓孩子在固定的時間段里玩3到4個小時,玩不完不能離開。起初孩子會開心一段時間,但是他也會很快失去興趣。
3、讓孩子主動放棄游戲。游戲設計的本身就是為了讓玩家“沉迷”,因此設置了很多的獎勵機制,比如:做任務可以得游戲裝備,有了裝備就更容易打怪升級,這種模式就吸引了很多孩子繼續玩下去。
家長也可以這么做:準備一個表格,如果孩子能夠一天不玩游戲就貼一張貼紙,等滿20個就可以領取一個獎勵。以此類推,用相似的獎勵制度讓孩子逐漸遠離游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