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是預防孩子網絡沉迷的第一道防線,家長的引導和教育對孩子遠離沉迷網絡至關重要。當發現孩子沉迷游戲時,家長應先理解孩子沉迷游戲背后的真正原因,通過傾聽交流,進行有針對性的規范和引導。
兒童沉迷游戲的原因
1.孩子現實生活中得不到尊重和滿足,但在虛擬世界卻得到了。在游戲里沒有人對他們指手畫腳,作業做不好要被批評,成績差要被說,看下電視也被說,在外面待久了也被罵,反正什么都不對。
游戲中呢,各種段位的晉升都會讓他們獲得一種滿足成就感,市排名、省排名,乃至全國排名,這些更是讓他們在游戲中獲得關注和認可,這是他在現實生活中得不到的。游戲如同伊甸園般,讓他們暫時忘記了現實生活中的煩惱,其實他們就是在逃避現實啊。
2.愛和陪伴的缺失。愛和陪伴對孩子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孩子在父母那里得不到關愛和陪伴的時候,是游戲來陪伴他的。孩子沉迷游戲的心理原因之一就是缺乏陪伴后的孤獨感。
很多父母是很關心孩子,可他們給孩子更多的關心是關于學習的,他們很少關心孩子的內心,不會去問孩子到底喜歡什么,需要什么。他們打著自己是過來人的旗號,給著孩子他們不喜歡的東西。給孩子更多的是責罵、批評、要求,孩子無法感受到家人的愛,他們覺得家長只關心學習。
所以孩子成績不好是有父母的原因的,可父母呢,卻只把成績不好歸結于孩子不努力,來怪罪孩子。家長與孩子溝通越來越少,孩子越來越難受,他們就開始尋求避難所,而那個避難所就是游戲。
如何才能使孩子認識到游戲的危害,進而遠離游戲
1.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家長應該引導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讓他們明白現實生活中的努力和付出才是成功的關鍵。同時,也要讓孩子明白游戲只是生活中的一部分,不能過分依賴。
2.增加親子互動:家長應該多花時間陪伴孩子,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培養他們的信任感。在親子互動中,家長可以引導孩子參與各種有益的活動,如戶外運動、閱讀、手工制作等,讓他們在與家長的交流中感受到快樂和成就感。
3.設定合理的游戲時間:家長應該根據孩子的年齡和性格,設定合理的游戲時間。一般來說,每天1-2小時的游戲時間是比較合適的。此外,家長還可以引導孩子制定游戲計劃,讓他們學會自我管理。
4.監督游戲內容:家長應該關注孩子所玩的游戲內容,確保其符合年齡特點和健康成長的要求。對于不良游戲,家長要堅決抵制,并及時引導孩子轉移注意力。
5.培養興趣愛好:家長應該鼓勵孩子發掘自己的興趣愛好,參與各種有益的活動。通過培養興趣愛好,孩子們可以在其他領域找到成就感和快樂,從而減少對游戲的依賴。
兒童沉迷游戲的表現
1、業余時間大部在玩“網游”中度過,幾乎沒有其他健康有益的愛好。
2、吃飯、乘車的時間都手機不離手,沉迷游戲中自己無法自撥。
3、晚上遲遲不休息,有時甚至挑燈夜戰,直至通宵玩游戲。
4、朋友、同學聯系越來越少,休息日、節假日幾乎都宅在家里。
5、與家人溝通聯系頻率不斷降低。
6、對自己的未來缺少思考,更缺少行動,整天生活在渾渾噩噩中。
7、越來越封閉自己,與周邊、與社會慢慢脫節,自己也很苦惱。
8、越來越懶散,生活得過且過,整天無精打采,越來越自閉。
9、越來越沒有責任感,變得自私而讓人很難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