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不聽話的學生的確會讓人感到頭疼,但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即便孩子不聽話,他們也有獲得和我們大人平等交流的權(quán)利。此時我們要學會去傾聽孩子內(nèi)心的需求,理解孩子行為背后的動因。
遇到不聽話的學生怎么辦
首先,一定要多包容和耐心,因為不聽話的孩子更需要包容,更需要父母的呵護,因為孩子過于聰明,可能是注意力不太集中、動作比較多、貪玩等,只有多耐心、多陪伴自己的孩子,才能夠讓孩子快樂成長起來。
其次,千萬不能呵斥和隨意打罵孩子,因為孩子不聽話,有可能是有叛逆的行為,不能夠因為孩子跟自己對著干,就將孩子隨意打罵,將孩子推到對立面,讓人際關系越來越緊張,矛盾越來越多。
最后,應該積極的鼓勵孩子多溝通、多交流,表達自己內(nèi)心的想法,不能不聽話就否定了孩子的成長,也要看到孩子變得成熟、變得獨立等進步的一面,同時讓孩子繼續(xù)努力的表達出來自己的想法,才能夠解決不聽話的問題。
學生不聽話的原因
1、認為孩子還小,大一點再立規(guī)矩。很多家長總是認為自己的孩子還小,不需要遵守什么規(guī)矩,等大一點再說。甚至孩子犯錯后,家長也只是嘴上說一下,并沒有嚴格要求孩子遵守規(guī)矩。
2、溺愛孩子。有些家長對孩子溺愛過了頭,尤其是獨生子女的家庭中。因為是“掌中寶”,所以根本不會給孩子立規(guī)矩,當孩子犯錯后,不但不批評教育,甚至覺得孩子犯錯是無關緊要的事情。
3、打罵孩子。有些家長脾氣暴躁,比如:“喊孩子吃飯,喊了幾遍,孩子還在看電視沒有來的話,家長就會怒氣沖沖地給暴吼孩子,甚至會一巴掌呼過去。”
學生不聽話,家長在教育過程中要避免這幾點
1、過分苛刻嚴厲。很多父母都認為孩子應該無條件聽從自己的安排,否則會讓孩子養(yǎng)成無法無天的個性,但其實,家長過分苛刻嚴厲的話,反而會讓孩子產(chǎn)生強烈的逆反心理。
正確的做法應該是樹立信任優(yōu)于嚴苛的觀念,讓孩子明白父母這樣做的道理,并及時聽從孩子的意見,學會與孩子商量每一件事。
2、嬌慣孩子。成長期間,很多家長都會以“孩子還小,不懂事”為理由,盡全力幫助孩子擺平一切困境,希望孩子的每一天都是輕松且愉悅的,沒有任何不滿。
但是,這種“含在嘴里怕化了”的教育方式,其實很容易讓孩子變得驕縱,將來的人生中,遇到困難也會習慣性地尋求父母幫助,難以成為那種獨立自主的人,終究會吃大虧。
3、威脅孩子。對孩子來說,尤其是幼兒時期的孩子,父母就是他們最看重的人,但每次孩子不聽話的時候,有些家長就喜歡“威脅”孩子——“不聽話媽媽就不喜歡你了。”雖然這種方式可能當下比較管用,但長此以往,不僅會給孩子的身心健康造成一定的影響,也會讓孩子對父母的信任感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