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打游戲成癮,以至于荒廢學業,作為家長一定要積極的引導孩子,多和孩子溝通,了解孩子沉迷游戲的真正原因,對癥下藥,從而幫助孩子遠離網絡。
中學生打游戲成癮怎么辦
1、讓孩子學會自我管理。在玩游戲這件事情上,家長與其把擔心悶在心里,不如和孩子坐下來好好聊一聊。家長可以明確告訴孩子,你玩游戲我并不會反對,但是我希望你可以自己去制定一個規則,去更好的進行自我管理。
比如,有的小孩兒說每天做完作業,可以玩兒半個小時,有的小孩兒說我每天睡覺之前可以玩20分鐘。但是,這個規則需要讓孩子自己去制定,不然它就變成了父母的一種高壓政策。
自我管理的感覺,是給予孩子一種自我效能感和自律的感覺,這種自由度是不一樣的,孩子會更愿意執行與改變。
2、幫助孩子認識游戲背后的東西。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去探索這個游戲背后的一些東西。如:游戲究竟為什么會讓人成癮,或者說設計游戲的時候究竟有哪些元素是吸引人的。父母和孩子完全可以去討論這些內容,幫助孩子建立起對游戲更加健康的態度。
3、做好表率。研究發現:如果家長愛讀書看報,孩子的成績也會很優秀。我們知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會以父母為榜樣學習。父母經常當著孩子的面玩手機、玩游戲,孩子也會跟著效仿。
強制性規定也會遭到孩子的駁斥:為什么你可以玩,我就不可以?因此,想要孩子理性對待網絡游戲,家長要做好表率,給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
4、增加親子互動和陪伴,轉移孩子注意力。孩子沉迷游戲的原因有很多,其中“缺少父母陪伴、感到無聊”是很關鍵的一點。
父母要抽出時間和孩子進行簡單的交流,分享彼此的趣事和煩惱;帶孩子做一些親子運動,如跑步、打乒乓球等;假期組織家人戶外旅游或者野炊,引導孩子走出游戲,投入大自然的懷抱,幫助他們轉移注意力。
中學生打游戲成癮的后果
1、傷害視力經常近距離的面對電子屏幕,對眼睛極為有害,很多學生因此而出現視力的急劇下降。
2、迷戀游戲的學生往往無心聽課,有的學生甚至為玩游戲而逃學曠課,這樣勢必會導致學習任務不能完成、學習成績直線下降。
3、長時間玩游戲會使初中生的人格發生明顯改變,變得自私、怯懦、自卑,失去朋友和家人的信任。
導致中學生沉迷游戲的原因
1、孩子沒有獲得足夠的陪伴。這種陪伴并不是時間上的問題,而是家長如何滿足孩子心靈需求。如果家長忽視了陪伴孩子玩樂、分享快樂與煩惱,那么很容易導致孩子心靈上產生孤獨感。于是他們需要借助其他事物來獲得心靈補償。零食、電視、網絡便成了他們最好的陪伴者。
2、家長為了省心,主動讓孩子玩手機。有的家長就把手機塞給孩子,讓他自己玩,家長就可以安心做自己要做的事。這樣的做法不但助長了孩子玩手機成癮,還潛移默化的告訴孩子:爸爸媽媽因為要忙所以才給我手機玩,那下次他們再忙我就有理由要手機玩了。
3、孩子缺乏自控力。對于玩自己感興趣的事,每個成年人都很難自控,何況一個孩子,當他們玩得不亦樂乎的時候家長喊停止,對他們來說是非常痛苦的。所以停止你的催促,用親子約定的方式來幫助孩子控制時間,增強時間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