厭學是普遍存在的現象,當家長發現孩子厭學時,可以找孩子多交流一下,找到孩子厭學的原因,然后對癥下藥,幫助孩子提高學習能力,在學習中取得成就,增加孩子學習的自信心,徹底消除孩子的厭學心理。
孩子厭學心理輔導
1、傾聽孩子的聲音:首先,我們要與孩子進行真誠的對話,了解他們對學習的真實感受和困惑。傾聽孩子的聲音可以讓他們感到被尊重和理解,這有助于建立親密的親子關系。
2、尋找問題根源:了解孩子為什么對學習感到厭煩是非常重要的。可能有多種原因導致孩子產生厭學心理,例如學業壓力過大、學習內容過于枯燥乏味、學習方法不當等。通過和孩子一起找出問題的根源,我們可以有針對性地解決這些問題。
3、創造積極學習環境:孩子對學習的態度和動力往往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作為家長,我們可以創造一個積極的學習環境,鼓勵孩子學習。例如,設立一個安靜的學習角落,提供有趣的學習材料,或者與孩子一起制定學習計劃和目標,給予他們適當的獎勵和鼓勵。
4、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有時候,孩子對學習的厭煩可能是因為他們對學習內容缺乏興趣。作為家長,我們可以幫助孩子發現和培養他們的興趣愛好。鼓勵他們參加各種活動和課外班,開闊他們的眼界,激發他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孩子厭學的具體原因
1、可能與新的課程有關。孩子還沒有了解新課程中的奧秘和自己的興趣所在,在突然接觸新課程時,無法直接喚起孩子的學習興趣。
2、可能與老師的教育方法有關。孩子可能已經在小學的時候,習慣于啟發式的、興趣式的教育,而到中學之后,更多的是灌輸式的,直接將課程內容教給孩子,此時孩子可能會出現學習方法上的不適應。
3、可能與自我認識有關。孩子在跟同學的比較過程中,發現自己學習上的劣勢或成績不如其他同學,他就會有一個期望值上的不滿意,出現失望的心理,從而引發了厭學的心理。
孩子厭學的表現有哪些
1、學習態度差。如果孩子之前學習態度很端正,如今卻越來越差,家長就要注意了。
比如有的孩子之前回到家就學習,現在回到家不做作業,開始打游戲,有的孩子則是在課堂上交頭接耳,經常開小差,還有的孩子寫作業拖拉,能一個小時完成的作業,經常拖到四、五個小時才做完,當孩子出現這幾種情況,就說明孩子已經有厭學情緒了。
2、總是說自己學不會。當孩子在學習上遇到挫折時,會覺得自己什么都學不會,出現自卑的心理。孩子同時也覺得自己學習不好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也不會反思自己的學習方法和態度。
3、把失敗合理化。當孩子出現學習上的失敗,不從自身原因,總是去找借口或者理由來開脫,就是出現了厭學情緒。他們不會愿意承認自己的不足,常常會把自己的失敗變得合理化,自己欺騙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