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們含辛茹苦的將孩子撫養長大,從未要求過什么,但即便如此,依然會有一些孩子不懂得感恩,總是做出一些讓父母傷心的行為。下面我們來詳細了解下孩子傷害父母應該怎么辦?
孩子傷害父母應該怎么辦
1、用恰當的方式來表明自己的態度。當孩子說了不恰當的話,其實打罵是不能解決問題的,因為孩子可能并不理解我們的傷感。我們要明確告訴孩子不能滿足他的理由;明確告訴孩子我們很愛他,但他說那樣的話讓我們很傷心,然后留給孩子一段時間和空間,讓孩子安靜下來,反思一下自己說過的話。
2、要教會孩子換位思考。以前,家長總是替孩子思考,孩子覺得這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但是,如果讓孩子來理解父母呢,他們就不那么愿意了,我們可以告訴孩子,我們也有我們的難處,辛苦工作一天,還要照顧孩子和家庭,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
其實孩子與父母之間的關系都是互助的,在與孩子溝通交流時,把孩子當成獨立、有思想,需要被尊重個性個情感,這樣就會發現與孩子之間的情感會越來越近。
3、避免平時過分打壓孩子。有的孩子平時還是比較乖巧懂事的,但是和父母爭吵之后大吼大叫,攻擊父母。這樣的孩子,很可能是對父母太失望,和父母的矛盾比較深,孩子是聽話的,只是可能和父母所屬的角對立,家庭矛盾尖銳。
父母對于平時乖巧的孩子,平時不要過分地打壓孩子,以免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
導致孩子傷害父母的原因
1.父母過度的忍讓。其實很多問題并不是孩子的問題,是父母的問題,有些父母對孩子特別的容忍,哪怕孩子動手打他,他也是輕輕的說一句不要打了,并沒有做任何的實質性的行動,所以就會讓孩子感覺父母的話可聽可不聽,所以做這件事情根本就不考慮任何的后果。
2.家長的溺愛。還有部分家庭家長是特別溺愛的,無論是對于女兒還是對于兒子,只要他們伸手拿錢自己就滿足他,所以孩子的胃口也就越來越大,當孩子不能滿足自己的私心的時候,就會通過打罵的方式逼迫父母去妥協。
面對孩子打父母的行為,家長該如何處置
1、積極的進行干預和處理。首先要加強教育,孩子動手打人一定要及時進行說服教育,告訴孩子動手打人的危害,尤其是不應該打自己的媽媽。如果有問題應該好好的溝通和交流,而不是以武力解決。
2、耐心和孩子講道理。教育叛逆期的孩子,過于激烈的方式反而會更加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起到相反的作用。作為父母,應該耐心的和孩子講道理,站在他的角度開導他,不厭其煩的幫助他改變善惡價值觀。
3、家長要注意自己的性格修養,給孩子樹立好榜樣。孩子發生動手打人的情況下,家長要特別注意千萬不能以暴制暴,二話不說,對孩子一頓打罵,這樣簡單粗暴的處理方式,會讓孩子因為懼怕大人形成懦弱、孤僻的性格,或者跟著爸媽有樣學樣,用打人、打架的方式解決他想解決的任何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