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聽話,家長要及時的調整教育方式,采用更加科學的教育方式,引導孩子朝更好的方向發(fā)展,切記在這個過程中一定要多一點耐心。
不聽話的孩子怎么管
1、父母要與孩子多交流多溝通。在和孩子的相處中,父母不要總是高高在上,父母必須像朋友一樣,平等地與孩子交流。只有通過更多的溝通,父母才能知道孩子的想法,才可以阻止孩子去做一些不利的事情。
另外,當發(fā)現孩子出現錯誤的時候父母不必嚴厲批評,父母可以用溫和的態(tài)度和孩子討論這件事,告訴孩子正確的做法是什么,然后讓孩子想想怎么做。
2、給予足夠的包容和信任。多數時候,你越反對孩子越不相信他,孩子就會變得越敏感,越會做出讓你意想不到的事情。
所以,當事情發(fā)生時,了解一下孩子的內心想法,試著去理解他,包容他,平心靜氣的和他討論,怎么做應該更好?這樣的方式,讓孩子更容易與你親近,而不能以父母的身份高高在上,讓孩子的心離你越來越遠。
3、凡事不要包辦。要和孩子進行商議和討論。孩子到三四歲都有了自己的獨立思維,大體知道了什么是對與錯。這時家長就不要什么事都替孩子去包辦。
要鼓勵孩子自己去做,并和孩子進行商議,共同想辦法出主意。讓孩子感到成就感。不要說你還小什么也做不了等等話語,時間久了,等孩子真的會做了,他們也不會主動去做。
4、不要過多的限制孩子。父母應避免對孩子的行為加以過多的不必要的限制,尊重孩子,以朋友的身份平等對待孩子,給孩子一定的空間去自由探索,是從源頭上治理逆反心理和反抗行為的辦法。
孩子為什么會不聽話
1、家長缺乏與孩子經常的感情溝通,缺乏對孩子的尊重,孩子也會以不尊重來對待家長。其表現形式有粗暴和沉默兩種。
2、成人對孩子過分遷就。孩子認為犯了錯誤不會受到批評,這種錯誤的信息使孩子不明是非,一旦家長想管教時,孩子就很不適應,必然出現逆反。
3、家長式的作風。專橫式的教育使孩子感到不舒暢、壓抑,從而就以反抗來回答家長。
4、孩子對家庭和父母不滿意,認為家庭缺乏平等、民主和尊重。尤其父母感情不和使得孩子心理發(fā)生障礙,往往卻以逆反行為來表示自己的不滿。還有常因父母沒有榜樣作用而感到沒有精神支柱而苦惱,也會以逆反情緒作為發(fā)泄。
5、缺乏滿足感。由于種種原因父母不能經常和孩子在一起,盡管物質上極大豐富,但孩子在情感上卻感到十分饑餓,時間長了,在缺少雙親愛的情況下就會以逆反和沉默來表示自己的不滿。
教育不聽話的孩子,家長要盡量避免以下這幾種行為
一、少指責。孩子犯錯是很平常的事情,切忌在第一時間先去指責孩子,這樣只會讓他認為,你沒有包容心,適得其反,更不能得理不饒人。家長總是這樣,怕只會加重孩子的逆反心理。
二、少抱怨。發(fā)生任何事情,應該在第一時間,想辦法找方法去解決問題,怨天尤人,抱怨對方發(fā)牢騷,只會讓孩子更加厭惡。
三、少批評。有些時候,即便是孩子做錯了,只要他事后明白這個道理,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我們完全可以不用批評他。這樣反倒讓他感覺很意外,認為如果是以前,肯定又會挨批評,這次居然變了,那他自然也會跟著一起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