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叛逆是很普遍的問題,但如何正確正確教育叛逆期的孩子卻是一個難題。下面為大家詳細介紹下13歲小孩叛逆期大人應該怎么做?
13歲小孩叛逆期大人應該怎么做
1、遇到問題時,情緒不要太極端化。很多家長在和孩子溝通的時候遇到問題通常都比較急躁,有些孩子話還沒有說完、家長就率先發火,這樣不理智的情緒狀態也會影響孩子的情緒。
這是因為在和孩子溝通的時候家長對自我情緒難以控制,對孩子的了解也缺乏理解和耐心,這種極端化的情緒將會是孩子叛逆里的直接導火線,因為良好的教育包括和平的溝通都需要和平的心態作為前提條件。
2、改變和孩子相處的方式。家長盡量和孩子建立一種平等關系,而摒棄家長高高在上的地位,允許孩子參加家庭的重要決定,相信孩子獨立處理事情的能力,并盡可能支持孩子作出的決定。
3、尊重孩子的個性和選擇。在叛逆期,孩子往往會表現出獨立自主的性格特點,他們希望自己能夠做出自己的決定并且不受限制。這時候家長需要尊重孩子的選擇權,給予他們適當的自由空間。當然,這并不意味著放任孩子做任何事情,而是要在適當的時候給予指導和建議。
4、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在叛逆期,孩子往往會受到外界的影響,容易產生一些錯誤的價值觀。這時候家長需要引導孩子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道德觀,教育他們做一個有責任感、有擔當的人。同時,也要注重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讓他們學會自我肯定和自我認可。
13歲小孩叛逆是哪些原因引起的呢
1、青春期變化。青春期后,孩子的身體開始快速生長發育,生理上的變化帶來心理上的變化。第二特征的出現對他們的心理有一定的影響,他們常常對此感到無所適從。
2、獨立意識增強。除了身體的發育和成熟,青春期孩子還渴望獨立,希望身邊的人把自己當成人看待。因此,在面對問題時,往往會變得叛逆。
3、好奇心作祟。自我意識的增強以及各種新奇事物對社會的影響,也讓孩子對很多事情產生了興趣,不得不通過叛逆的行為來表達自己的個性和好奇心。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需要經歷哪些叛逆期
第一個叛逆期:2-3歲。大多數的孩子在2歲以后,就進入了第一個叛逆期(俗稱“寶寶叛逆期”),只要是父母要求他們做的事情,孩子都會對著干。比如不愿意讓爸爸媽媽抱自己的玩偶、吃自己的餅干等等。
第二個叛逆期:7-10歲。這個階段的孩子因為已經進入學校,學習到了知識,認識了更多的朋友,更加的有自我意識。他們急于證明自己已經長大了,“是一個小大人了,不再是孩子了”。
因此開始要求獨立,行為上想要脫離爸爸媽媽的控制,很多事情喜歡跟家長對著干,大人說這樣做,他偏不這樣做,另一方面,他們又非常依賴大人。
第三個逆反期:12-18歲。這個時期的叛逆就是我們都知道的青春期。他們不喜歡父母把自己當成小孩,他們通常以成人自居。為了表現自己的“非凡”,他們對任何事物都喜歡批判。他們看起來和成年人長相身材差不多,但是心理卻還是尚未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