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放棄系在孩子身上的束縛,還其自由。
在孩子成長的幾個階段中,特別是到了“第三反抗期”12—16歲這個年齡段,孩子們基本上已經到了獨立放飛的階段,如果這時家長們仍然緊緊束縛著孩子,必然要招致孩子的強烈抗爭,上述幾個特點分析中,都不難看出,孩子面對家長的管束,幾乎都表現為一種張力。所以,對待“第三反抗期”的孩子們,與其如堵洪水一樣,莫如用疏導的方式,給孩子們以自由,還他們飛翔的天空。這樣,很容易讓孩子們體驗到翱翔的快樂后,認真對待爸爸和媽媽的意見和建議了。
第二,批評孩子切莫傷害自尊心。
明智的家長應懂得如何熟練地運用批評藝術:
(1)分清場合和措辭。當著親友或孩子的同伴批評孩子,孩子會感到難堪和不滿,也聽不進家長的批評。
(2)批評措辭要適當,切忌“你簡直不可救藥”、“你怎么不如某某學習好”、“你真笨”等傷害孩子自尊心的話語。
(3)對事不對人。真正懂得批評的家長,著眼點應該放在如何促進孩子改正缺點上,而不是揪著缺點不放。即就事論事,不翻舊賬。
(4)適當冷處理。當孩子情緒反應強烈、言語沖動的時候,家長干脆采取不理睬的態度,等孩子冷靜思考,平息沖動后再作批評。
第三,了解青春期孩子心理和生理特點,理性應對。
很多家長缺乏對青春期孩子身心特點的了解,平時也缺乏學習和積累相關的資料,這就導致家長們對孩子讀不懂,看不透,更不知道如何針對孩子的心理和生理特點去溝通和交流了。事實上,“第三反抗期”的孩子們正值生理發育的高峰期,雄性激素和雌性激素的分泌,讓男孩兒和女孩兒們身體內充滿著躁動和不安,特別是感情的變化,注意力的轉移,往往讓孩子們更容易出現看待問題的偏激。而這時,家長必須要在了解孩子心理和生理特點的基礎上去理性做好親子溝通,從說話的語氣、尊重的方式、事情的選擇等方面充分尊重孩子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