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心理健康對他們的成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孩子在成見期間可能會面臨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如焦慮、自卑等。作為家長我們要及時關注并了解孩子的感受,提供正確的支持和指導,幫助他們建立積極的心理健康。下面我們來詳細了解下孩子心理不健康的5個信號。
孩子心理不健康的5個信號
1、性格出現大波動。原本性格活潑的孩子,變得非常孤僻、不愛說話;原本性格沉悶的孩子,變得暴躁……孩子性格出現比較大的波動,并且性格走向不是很樂觀的時候,家長就需要注意,孩子是否受到了刺激,或者壓力過大。
2、出現了厭學情緒,在學校無法集中注意力,總是走神,甚至會頭痛,感到不適,不愿與他人交流,回到家后會感覺好一些。
3、攻擊性強。稍微遇到一點不順心的事情,孩子就開始變得暴躁無比,摔東西、打人罵人等,攻擊性非常強,那么這類孩子的心理,大多開始出現問題了,他們不相信善良,總是容易想到壞的結果,用壞的方式對事情進行處理。
4、沉迷于網絡和游戲,不愿意與他人交流,逃避現實,嚴重的情況下甚至會顛倒黑白,將自己與外界隔離。
5、孩子變得懶散,對任何事情都失去了興趣,總是唉聲嘆氣,對自己感到失望和不安全,不愿出門,認為自己活著沒有意義。
發(fā)現孩子心理不健康,家長應如何引導
1、提供健康溫馨的環(huán)境。面對孩子的這種情況,家長首先要給孩子提供溫馨、寬松、舒適的家庭環(huán)境,在家庭氛圍中盡量不要過多言語訓斥或肢體打罵,盡量采取說服教育的方式。其次原生家庭要足夠溫馨幸福,讓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溫暖,才能夠最大限度讓孩子心中得到安慰。
2、家長避免用不恰當的方式長期對待孩子,比如家長對孩子非打即罵,對孩子的評價一直用貶低式語言。
3、減少對孩子的控制和打壓,尊重孩子的興趣,正視孩子的需求。
4、家長要適時提升自己,以身作則,讓自己積極理性平和的心態(tài)去感染孩子。
如何幫助孩子疏導負面情緒
1、進行高質量的陪伴。家長要真正關心孩子所思所想,跟孩子進行積極正面的交流,同時可以跟孩子一起進行親子游戲、閱讀、唱歌等,既能緩解不良的情緒,又能鍛煉身體,增進親子關系。
2、多安撫孩子。孩子受到委屈時,父母應該設身處地地理解孩子當時的心情。當孩子向你表達某種感受時,你可用孩子的原話表示你對他的理解。這種方法,在心理學上稱作反射情感。
3、多一些認可,多一些允許和接納。家長的認可會增強孩子的自信心和安全感。家長應該多給孩子一些認可和支持,尊重他們的個性和獨立性,給予他們足夠的自由和空間去探索和表達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