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孩子具有明顯的特點,比如孩子自己認為已經長大,自己可以掌握自己的一切,不再想聽別人的指使;當父母想要去參與的時候孩子并不領情也不溝通,于是乎家庭矛盾便頻頻爆發,且一發不可收拾。
18歲的兒子不和我溝通怎么辦
1、平等的和孩子交流
在孩子小的時候,因為不懂事,父母總是向孩子發布指令,這個事情不能做,這個事情要這么做??墒翘幱谇啻浩诘暮⒆泳筒恍?,她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想法,如果還是以命令的口氣對待孩子說話,斷然是不行的,父母也要根據他不同的階段,改變自己的溝通方式。
那就從平等的和孩子交流開始,不要把孩子看成自己的孩子,而是把他看成一個單獨的個體,把他看成自己的朋友。
在孩子做錯事情的時候,父母要友善的提醒,但是也需要想想,當自己的朋友做錯一件事的時候自己是什么態度,那對待孩子也應該是什么態度。孩子長大了,就不能把他當成孩子了,要和孩子平等的交流。
2、認可孩子的行為和所做的事情
父母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孩子,認可孩子的行為和所做的事情。對他的審美和所做的事情表示贊同,因為這是孩子的人生,他只有犯錯了、摔倒了、流血了才能成長,而父母需要做的就是引導孩子。保護在孩子的兩側,只要不出軌道,就讓他盡情地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3、接納孩子,發現孩子的閃光點
記得之前看過一篇文章,在一個家庭聚會上,父母讓孩子說自己的夢想,有的孩子說想成為科學家、醫生、宇航員,每個孩子都想成為了不起的人物。只有一個女孩說,她想成為坐在路邊鼓掌的人,話一出,所有的父母都愣了。
但是孩子的媽媽坦然說道,這也很不錯,如果這是自己想要的生活,如果她按照自己的心意,開心的生活,又何妨做一個平凡的人。
說的沒錯,在孩子的成績提不上去,在孩子調皮搗蛋,但是心地善良的時候。為人父母,也要接納孩子的不完美,接納孩子的平凡,發現孩子的閃光點,多鼓勵孩子。那么你就會發現自己的孩子是平凡中的不平凡,他身上也帶著光芒。
青春期的孩子不是高冷,而是他自己就是一個矛盾體,他自己也不知道該如何表達自己。也不是不搭理父母,而是父母的說話、行為方式讓孩子不適。所以對處于青春期的孩子,要改變和孩子的溝通方式,當做到和孩子平等的交流,自然也不會覺得孩子高冷了。
十八歲男孩生氣不理父母咋辦
家長如果發現孩子生悶氣時,要想想一下自己的哪里有問題,然后言語誠懇的和孩子說話,讓孩子感受到家長的真誠。
當家長發現孩子生悶氣的時候,家長一定要控制自己的情緒,避免雪上加霜。有些家長發現孩子生氣不理自己時,情緒更加激動憤怒,認為孩子不應該有這樣的情緒,導致對孩子加以打罵,惡化親子關系。
孩子的內心非常敏感,輕易很少生氣,如果家長發現孩子生氣回避自己時,要想控制好自己的負面情緒,退一步給孩子冷靜的時間。
青春期的孩子不溝通不愛說話咋辦
對于青春期的孩子,首先,家長要調整心態,用與成人交往的態度對待日漸長大的孩子,要讓孩子感到自己在家里是平等的一員,有保持沉默的自由。其次,父母要學著換位思考,先回想一下自己青春期時的想法。
然后再站在兒女的角度體會一下,在更大的壓力下,他們會有怎樣的苦惱和困惑。另外,父母在找到孩子的癥結后,要表示出自己的支持,幫他們解決問題,不能像個領導者一樣,板起臉孔教訓孩子。
造成青春期孩子不溝通和不愛說話的原因有幾個方面,這個時期的孩子其實自己心里很矛盾,既想讓大家都滿意,又想有點與眾不同的個性,由于不知道如何把這些想法說出來,所以很多孩子干脆選擇沉默。
從心理學的角度看,孩子自我封閉,其實是對自己內心的保護行為,也是一種反擊他人干涉的行為,似乎在告訴別人“我不需要你們”。孩子之所以有這樣的反應,是因為父母總想管住他們,連他們心里的細微動向都不放過。
這不免讓開始獨立思考的孩子感到反感。但是,他們沒有能力真正獨立,只好選擇不理睬父母的方式表示反抗。孩子們故意把自己關在屋子里,是因為他們覺得,這個小天地是家中唯一可以自由思考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