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進入初中之后,開始變得獨立,覺得父母說什么做什么都是錯的,完全不把家長的話放在心理。此時該如何處理呢?
初中生完全不聽家長的話該怎么辦
1、不要總擺"大人姿態(tài)”。很多家長常困惑地問:”為什么孩子有話不愿意對我說?”其實原因就是家長們總是愛擺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樣子,因此孩子們尊敬他們,但卻無法理解他們,總覺得跟爸爸媽媽缺少”共同語言”。
如果家長期望孩子能夠接受自己、接近自己,那么就必須要放下高姿態(tài),在家庭中建立起民主、平等的良好氣氛。
2、家長守住底線,放開限制。家長面對孩子的成長需求,要調(diào)整好接納程度,提醒自己減少對孩子的約束,多一些對孩子的理解和換位思考,和孩子一起商量需要遵守的底線是什么。守住底線,底線之外給孩子足夠的自由,鼓勵孩子去嘗試和探索。
3、傾聽孩子想法。叛逆期的孩子其實更希望得到大人的理解。他們之所以更愿意和同伴交流,與家長日漸疏遠,最重要的原因是感覺不被家長理解。大人把孩子當(dāng)作一個獨立的個體,像朋友一樣,認(rèn)真傾聽他的聲音,把他的感受放在第一位,家長會更了解孩子的真實想法,孩子也更愿意吐露心跡。
4、學(xué)會尊重。孩子畢竟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雖然對于父母的依賴很大,但是早晚有一天他們會離開父母的懷抱,獨立去面對自己的人生。
所以在適時的時候,家長就應(yīng)該學(xué)會尊重,即使他們的想法是幼稚的、可笑的。家長只要把握好方向正確即可,完全不必給予過多的干涉。
初中生完全不聽家長話的原因
1、錯誤的教育方式。大部分的家長采用批評指責(zé)的方式來責(zé)備孩子,希望孩子能夠牢牢記住,不再犯同樣的錯誤。但是批評的方式使用得太多便會給孩子的心理造成壓力,這種錯誤的教育方式也使孩子的心理開始逐漸走向逆反,當(dāng)積累到一定程度的時候,便出現(xiàn)了逆反行為。
2、家長過分溺愛。孩子在父母眼里永遠是孩子,有的父母對孩子千依百順,只要是孩子提出的要求,不管合理不合理,總是想方設(shè)法的滿足,但這種滿足最后會害了孩子。會讓孩子有一種錯覺,就是無論他做什么,你們都不會發(fā)對。
等他長大了,你們開始反對他的決定,要他這么做或者那么做的時候,你覺得他會聽嗎?他會習(xí)慣性地按照自己的想法來做。
3、缺少同理心,壓制孩子的想法。很多家長都習(xí)慣性地將自己的意識灌輸給孩子,總是認(rèn)為他們年齡還小,具備判斷是非的能力,所考慮的事情也都非常幼稚。
當(dāng)孩子有自己的見解,使家長很少引導(dǎo)孩子形成獨立思考的能力,而是直接了當(dāng)?shù)刈尯⒆咏邮芩^正確的做法,沒有設(shè)身處地的站在孩子的角度考慮問題,這種壓制會讓孩子有窒息感。長此下去,孩子就會想反抗。
與初中生友好相處的方法
1、尊重孩子的自主選擇。與青春期的孩子相處的最重要一點,就是尊重孩子,雖然孩子是我們生養(yǎng)大的,但他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也擁有自己選擇的權(quán)利,也會有自己的自尊,以及未來的生活。
家長要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待孩子的成長,給孩子足夠的尊重和權(quán)力,讓他能夠?qū)ψ约旱倪x擇承擔(dān)責(zé)任,這樣的空間能夠讓孩子形成獨立思考的意識,也能夠讓她更加自信,在面對事情時,能夠獨立自主。
2、減少不必要的關(guān)心。在孩子長大之后,家長就要適當(dāng)?shù)販p少一些不必要的關(guān)系,因為孩子隨著年齡的增長,會有自己的判斷能力和獨自處理事情的能力。
如果家長還要像小的時候一樣,無微不至的關(guān)懷,反而會讓孩子覺得家長是在控制他,這樣不僅會讓家長覺得傷心,也會讓孩子倍感壓力,這樣得不償失的事情,建議家長還是盡量少做為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