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常說養育之恩大過天,但如今孩子和父母之間的矛盾越來越多,甚至有不少孩子討厭、憎惡自己的父母。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一起來了解下詳細的原因。
孩子厭煩父母的原因
1、父母不能以身作則,不讓孩子在吃飯時看電視,不讓孩子玩手機,自己卻玩得很開心,孩子在那里寫作業,家長在那里看電視劇或玩游戲,孩子就覺得心里很不平衡,家長還是要多陪著孩子一起,讓孩子心里感覺到溫暖。
2、稍有不順心就對孩子動手。不少家長把“不打不成器”“棍棒底下出孝子”這樣的觀念奉為真理,動不動就打罵孩子,孩子的內心怎么會沒有怨言呢?
3、控制欲過強,干涉太多。性格使然,有些父母的控制欲極強,凡事都要按照他們的想法來。他們覺得自己是愛孩子,卻不知站在過來人的制高點,對子女進行思想教育,只會讓他們感覺壓抑。
4、不停地嘮叨。在家庭教育中,本著為孩子好的出發點,父母總會不停地向孩子灌輸自己的思想,反復地強調、提醒孩子要怎樣,在孩子里眼里本就一件很平常的事,經父母反復地念叨后,事件的影響與后果就會不斷地擴大,給孩子帶來滿滿的負面情緒。
5、忽視了與孩子之間的界限。很多父母特別喜歡探究孩子的“秘密”,完全疏忽了孩子也是有自己的“界限”的。父母超過這個界限就別怪孩子怨恨你了。
6、不注意聆聽孩子。父母有時候會假裝給孩子機會說出心聲,但完全不把孩子的心聲當回事,自己還是依舊地忽視孩子的感受。聆聽是一門技術,在聆聽時我們只需要認同孩子的感受而不是評判。做不到的話孩子就會關上交流的大門。
7、喜歡替孩子做決定。家長在孩子小的時候可能習慣了替孩子做決定,比如說吃什么或穿什么。但孩子一旦進入幼兒期他們就開始要求獨立,自己做決定。家長要學會給孩子機會觀察他們的決定,對大孩子更是要尊重他們的決定。孩子能夠從錯誤中學習什么是對的,所以不要怕他們犯錯誤。
父母怎么做才能避免孩子討厭自己呢
首先,我們要盡可能地理解和尊重孩子的想法和感受。我們要學會傾聽,給予孩子足夠的關注和支持。同時,我們也要盡量控制自己的情緒和行為,避免對孩子產生負面影響。
其次,我們要學會和孩子平等溝通,尊重孩子的獨立性和個性差異。我們要盡可能地給孩子自由和空間,讓他們有更多的機會去探索、嘗試和成長。
最后,我們要不斷學習和成長,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和素養。為孩子的成長提供足夠的支持和幫助。這樣才能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讓孩子們健康、快樂地成長。
青春期的孩子嫌棄父母家長該如何應對呢
1、冷靜對待,不要激怒孩子。青春期的孩子自尊心強,敏感,在孩子不順心和不如意的時候,家長不要盲目的給孩子講道理,避免引起孩子的厭煩。
2、適當的夸獎孩子。孩子說到底都是孩子,孩子很喜歡的、也是很受用的是自己父母的夸獎,和其他孩子家長的夸獎,比如當自己父母和其他家長聊孩子的時候,其他的家長夸你家的孩子很好等,孩子會越表現出優異的行為,家長要正確的去引導孩子,要學會鼓勵和表揚孩子。
3、管教不要過嚴。叛逆期的孩子,內心最反感的就是被人管著。這個時候在教育上稍微放寬一些,不要再那么嚴厲了,以免孩子對家長產生抵觸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