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調皮、搗蛋、不聽話,家長怎么說孩子都不往心里去,家長一著急上火,難免動手打孩子。那么,孩子不聽話打孩子有用嗎?
孩子不聽話打孩子有用嗎
有用。
古人云:棍棒底下出孝子,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打孩子一定要適度。
打孩子不是目的,教會孩子“敬畏”更重要,我們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打孩子不是我們教育的目的,是教育懲罰孩子的背后孩子能夠理解到自己的錯誤,下一次就不會在繼續(xù)了,這樣才是敬畏的真正意義。
懂得敬畏的孩子是聰明的孩子,他們知道自己的行為準則在哪里,知道自己的分寸是什么,只有在這個過程中懂得敬畏的人,才是對社會對自己有幫助的人。
孩子不聽話可以打孩子嗎
不提倡父母打罵孩子,但對于觸及底線的錯誤,還是可以特事特論。
總而言之就是一句話:可以打孩子,但要注意方式和分寸,切勿加深親子間的矛盾。
打罵孩子的初衷,無非是覺得他們犯了嚴重的錯誤,希望他們能有所改正。出發(fā)點是好的,可打罵的方式并不好,反而容易適得其反,讓孩子更加叛逆。打孩子不是萬能的,就算他們最初“屈打成招”,后來也會叛逆張揚。
單從教育層面來說,對于嚴重性的錯誤,還是可以棍棒教育的。原則性錯誤屢教不改:騙人、偷東西、以強欺弱等等,都是可以嚴肅教育的。說的再多,孩子也可能聽不進去,同樣的錯誤還會繼續(xù)。
最好的辦法,就是狠狠的“揍”一頓,讓孩子知道這是原則性問題,是父母的底線。小錯誤可以批評,甚至忽略不計;但是大錯誤不行,必須要為自己的錯誤付出代價。
孩子不聽話家長到底該如何教育
1、盡量控制自己不打孩子。當孩子犯錯誤時,家長不要急于打孩子,因為沖動地打孩子,效果往往適得其反。這時候,你可以向孩子說出自己此刻的感受,讓孩子知道你對他剛才行為的不滿。比如,告訴孩子“我現(xiàn)在心情不好!”“你這樣做我很不滿意!”“我不喜歡你這樣沒禮貌!”等。
描述自己的心理感受,有助于平靜自己的情緒,也有助于讓孩子站在父母的角度來想問題,從而促進孩子的反思。
2、用自然后果懲罰孩子。孩子犯了錯,無須過多批評,讓孩子自己承受行為的過失或者錯誤造成的后果。對于年幼的孩子,家長還可以告訴孩子修正錯誤的具體方法,指導孩子自己去彌補錯誤。比如,牛奶打翻了,就不能喝牛奶了。同時,孩子還需要自己來清理桌子上的牛奶。
這樣不但讓孩子明白了自己的錯誤可能導致什么結果,也能夠讓孩子在承擔后果的過程當中產生悔改的想法,有利于避免孩子再犯同類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