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孩子的磨蹭、拖拉,家長們一定要保持耐心,合理引導,只有你的心態平和了,孩子的磨蹭習慣才會更容易改掉。
孩子磨蹭父母該怎樣引導
作為家長,我們應該知道:起床、洗漱、穿衣服等等,本就是孩子自己的事情。
可家長們卻在不知不覺間把這些當成了自己的任務,弄得自己比孩子還著急。久而久之,孩子也習慣了被催促著往前走的生活。他們甚至不認為自己是在磨蹭。
因此,家長們首先要做的,是讓孩子以“旁觀者”的身份觀察自己,直觀地認識自己的行為及其后果。
或許一開始,你的孩子會丟三落四,會沒時間吃早飯,上學遲到。但只要經過一段時間的摸索,“最晚幾點起床”“每天在廁所可以待多久”“書包應該什么時間收拾”之類的問題,孩子一定會弄得一清二楚。
接著,家長可以用正確的方法,幫助孩子提升效率。
為什么孩子會出現磨蹭的壞習慣呢
1.缺乏時間概念。孩子做事磨蹭,是因為他們不像成人一樣具有“時間緊迫感”。因為時間概念模糊,他們覺得一件事如果不是非得做得快才有更好的結果,那么慢慢來也沒什么問題。
2.對某些事不感興趣。做喜歡的事非常積極,不喜歡的事能怎么拖延就怎么拖延,慢吞吞的,這是很多孩子的通病。當孩子對一些事不感興趣,而家長又堅持要讓他們去做時,孩子就只有“磨時間”,敷衍了事了。
3.天生慢性子。有些孩子不管外界發生怎樣的變化,都不會輕易改變自己的行為模式,只會全心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兩耳不聞窗外事。這樣的孩子一般性格比較安靜沉穩,做起事來也是不慌不忙、慢條斯理的類型。
4.缺乏自信心。有時候孩子做事慢,不是不想做,而是沒自信怕挨批,所以做事時總是畏畏縮縮、瞻前顧后,自然也就快不到哪里去。如果大人這時不停催促孩子,孩子就會越發慌亂,做事越來越慢。
家長學會這幾招,幫助孩子改變愛磨蹭的壞習慣
第一:適當激發孩子的競爭意識。在孩子們的成長過程中,他們會有一定的好勝心產生,這也使得它們身上的競爭感變得更加強烈,如果家長們能夠對此給予利用的話,那么相信這更加能夠有效地提升孩子身上的做事效率。
適當地通過比賽的形式來調動小家伙們的行動積極性,這會更加有助于拖延磨蹭的習慣的改善。
第二:創造更多的動手機會。在日常生活中,家長們應該給予小家伙們更多自己動手的機會,這樣才更加有助于他們能力技能的提升,以及生活經驗的積累。
大人代勞的方式,雖然可以提升做事效率,并且為他們帶來一定的便利,但是卻有可能會限制他們身上自理能力的發展。正所謂熟能生巧,多次鍛煉更加有助于技能提升。
第三:耐心地鼓勵。父母焦急地催促只會讓孩子更加緊張,這反而影響到了做事效率,這就很容易導致越催越慢的情況發生。當幼兒身上的技能經驗沒有得到增長的時候,父母的催促并不能夠起到積極又明顯的效果。
相比較而言,家長耐心地鼓勵更加能夠讓孩子對于完成任務充滿信心,更加能夠幫助他們建立起正向的刺激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