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迷手機,無論是游戲還是浩如煙海的信息,已經是社會問題了。
因為,不只是學生,成年人也有這樣的。
作為一個學生,沉迷于手機,批評教育肯定是要有的,但是不能太激烈,要不然,可能會引發更嚴重的后果,比如離家出走。
其實,學生也好,成人也好,玩手機,也不全要杜絕,這也是種學知識的途徑,適可而止的話,還是利大于弊的。
想要讓學生不沉迷于手機,還是需要家長正確的引導。
首先要讓他明白學習的目的,知道為什么要學習。其次,就是要為玩手機,設置條件。比如,在完成作業后,再做幾道題,就可以玩多少分鐘的手機。
這種現象,堵不如疏,壓制不是辦法。
還可以培訓學生的其他興趣,讓她不專注手機。
辦法總比困難多,只要多想方法,而不是一味打罵,學生應該會擺脫沉迷于手機的。
高一學生沉迷手機該怎么處理比較好呢?
可以找一個孩子心情比較好的時機,跟孩子好好心平氣和的溝通下。溝通的目的,并非指責說服、強制手段壓制,而是認認真真的跟孩子坐下來交流下觀念,:
1、關心的問問孩子在學校的學習、生活怎樣,有沒有遇到過什么困難或者困惑,有沒有什么不太適應,感覺到壓力的地方,與孩子共同分析下原因,問問父母有什么需要配合的,飯菜喜歡吃不。問問孩子最喜歡的學科、老師是誰,最喜歡、崇拜的人是誰,他們身上都有什么優點。再問問孩子最感興趣的事是什么,為什么感興趣?
2、高中三年是積累一生中知識的黃金時期,千萬不能讓時間荒廢過去呀!古人說人生中最得意的時刻之一,就是”金磅提名時“,可見考一個好的大學是多么重要!另外中國當前的大學教育,其實是仕途教育,也是唯一一個跨社會階層教育。因為未來政府官員、企業管理者,都將從優秀大學的優秀畢業生中選擇。
社會普遍認為,能考上優秀大學的人,是長期認真刻苦、吃苦耐勞、有責任心、有學習方法、高效的時間管理的人,具有優秀堅韌不拔的人品,能夠承擔得起壓力,自我管控能力強,也就是有頭腦、有方法、有行動的人。
優秀的大學不光能讓你的孩子變的自信,還能開闊視野,讓你在好的大學收獲滿滿的正能量。在同學們都在奮勇爭先的關鍵三年,可不能掉鏈子,未來被社會邊緣化。認真聽聽孩子對未來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