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這樣一些孩子,他們一門心思只想著玩,出去時也不知道和家長說一下,家長們發(fā)現(xiàn)孩子找不到時,只能滿大街的找,對于這種情況,家長一定要及時的引導。下面我們來詳細了解下孩子出門玩不跟家長說怎么辦?
孩子出門玩不跟家長說怎么辦
1、孩子成為朋友,走進他們的內(nèi)心世界。親其師,信其道。在親子關系上也大抵如此。要想化解親子之間的代溝,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前提,那就是父母需要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對方。也就是說,父母要想走進孩子的心靈世界,就要消除與孩子之間的心理距離感,和孩子成為朋友。
父母只有與孩子成為朋友,孩子才會把自己內(nèi)心的真實想法告訴父母,親子之間的溝通才會更加順暢。
2、重視孩子內(nèi)心的需求和感受。和大人一樣,每個孩子都有內(nèi)心的需求和感受,但從現(xiàn)實中來看,孩子內(nèi)心的需求和感受往往很難得到父母的重視。
從孩子的角度來看,他們是非常希望父母能夠體會到自己的心聲和苦惱,能耐心聽一聽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如果父母在這方面能夠滿足孩子的內(nèi)心需求和感受,孩子就更愿意在父母面前展現(xiàn)自己的內(nèi)心世界。
3、孩子有過錯要冷靜處理。孩子出現(xiàn)過錯,最能考驗父母教育孩子的耐心程度。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不犯錯,在這種心理期望值的影響下,面對孩子的過錯,不少父母很難保持冷靜,而父母一旦情緒失控,不僅不能幫助孩子改正錯誤,還會對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正常溝通起到負面的影響。
所以,在孩子有過錯時,我們作為父母在心態(tài)上應該保持冷靜,不對孩子大發(fā)脾氣和斥責,這樣反而有利于孩子對父母說出自己的想法。
孩子出門玩不跟家長說的原因
從深層次原因來說,其實是父母在溝通方式上出了問題。如果溝通方式?jīng)]有徹底改變,下次遇到同樣的問題,還是會如此,且有愈演愈烈的趨勢,因為錯誤的溝通方式將惡化親子關系的和諧,使孩子失去了對父母的信任。
當孩子自我保護機制生效之后,他將不再期待和父母進行溝通,也習慣了忽略自己傾訴的需求,從此再也不愿對父母談論自己的真實想法,關閉心門,疏遠父母了。
孩子與父母不親近,不告訴父母心里想法,家長應該怎么做
第一:花更多的時間陪伴孩子 家長的陪伴是孩子成長中非常重要的一環(huán)。如果家長總是忙于工作、家務和個人生活,就很難拉近與孩子之間的距離。抽出更多的時間陪伴孩子,讓孩子感受到家長的愛和關心,這樣孩子才會更加愿意與家長交流,在交流中更愿意表達自己的想法。
建議父母們可以陪孩子看看電影、散步、去游樂場等,這樣不僅培養(yǎng)了孩子的情感認知,還能增加親子之間的交流,讓孩子愿意與家長分享自己的生活感受。
第二:引導孩子表達自己的感受 有些孩子不善于表達自己的感受或者不愿意表達,這是一種很常見的情況。家長可以在生活中,通過一些引導孩子表達自己的方式,幫助孩子更愿意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例如: 當孩子遇到挫折,家長可以引導孩子正確地面對挫折,讓孩子學會表達自己的內(nèi)心情感。 當孩子接觸到新事物時,家長可以詢問孩子的感受和想法,鼓勵孩子表達自己的意見。
第三:給孩子更多的選擇權,在孩子成長過程中,他們需要學會自主選擇,這對孩子的個人成長非常重要。家長可以給孩子更多的選擇權,讓孩子有機會自主做出決策,讓孩子感到自己的存在和價值。
建議家長可以給孩子選擇一些自己感興趣的活動,例如參加有趣的游戲、參加一些社區(qū)活動等,這樣孩子會更加愿意與家長交流自己的想法和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