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幾乎每個家長都會碰到孩子出現丟三落四的毛病,在送孩子上學前,他們不是作業找不到了,就是忘了哪些學習工具或者資料,無論家長怎么說,他們都改不掉這個毛病。
孩子丟三落四的毛病怎么教育
1、學會放手。對于孩子們來說,無數次的重復會讓孩子形成習慣,身為家長,應該著重培養孩子的獨立自主能力和良好的生活習慣。只有孩子建立起自己的責任感,養成“檢查檢查再檢查”的習慣,才能學會不丟三落四。
2、學會承擔責任。人不會在一個地方跌倒兩次,那是因為跌倒了會痛。所以,家長應該讓孩子自己承擔丟三落四帶來的后果。
比如,孩子忘帶作業,就應該被老師責罰,孩子體會到嚴重后果,自然會有意識地改善自己丟三落四的習慣。比如,孩子忘帶作業,就應該被老師責罰,孩子體會到嚴重后果,自然會有意識地改善自己丟三落四的習慣。
3、讓孩子自己做。家長不要把所有的事情都包攬在自己的身上,可以讓孩子自己來嘗試著做,那時間久了,孩子自然會記住對自己來說重要的東西,并且會好好的保存。家長也可以幫助孩子做一個清單,讓孩子按照清單上面來整理自己的東西。
4、家長不能太急躁。家有丟三落四的“小迷糊”,爸爸媽媽千萬不能著急,首先要告訴孩子: 我們自己的物品,都是自己的財富,丟失或者看管不當會給自己和家人帶來損失,所以,應該盡量避免自己的物品找不到的情況。
5、多做善意提醒。對于孩子有丟三落四的習慣,我們作為家長,一定要多做一些善意的提醒,可以教給孩子在做事情之前列一個清單,逐步核對,防止遺漏。 這樣可以幫助孩子提高自我能力,平時變得更加細心,然后改掉不良習慣。
孩子丟三落四的原因
其實孩子出現丟三落四的原因有很多,第一個就是因為家長包辦的太多,每次看見孩子磨蹭或者是不想整理的時候,父母就會主動上前幫忙收拾,這就讓他養成了事事靠父母的習慣,孩子覺得家長什么都會幫他準備好,那他就不用操心了,所以才會養成丟三落四的習慣。
第二個原因就是孩子沒有形成相應的意識,也就是說他意識不到自己有丟三落四的毛病,以至于自己在前面丟著,家長在后面撿著。
第三個原因就是沒有一個合適的收納工具,也就是書包,畢竟現在孩子上學需要帶的東西非常的多,如果沒有一個合適的書包,很容易出現上學會忘記帶東西的情況,所以建議家長給他準備一個大容量的書包,這樣他就能裝下所有的東西了。
孩子丟三落四會產生的影響
依賴家長。家長可能會幫助孩子收拾東西或者處理丟三落四的問題,這樣孩子不僅學不會自理,而且還會更加的依賴家長。
所以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一定不能為孩子處理太多的事情,否則的話孩子就會產生依賴家長的習慣。孩子如果一直依賴家長,那么孩子什么時候才能改掉丟三落四的習慣呢?
推脫責任。家長幫助孩子是因為家長愛孩子。可是如果家長總是幫助孩子收拾東西,當孩子自己收拾的時候出現了丟三落四這樣的現象,那么他可能就會推卸責任,認為這是家長做錯了事情。
養成拖延習慣。很多孩子丟東西也是因為他們的拖延。他們可能本來想著這件事情可以放一會兒再去解決,沒有想到過一會兒之后,他們就會忘記這件事情。
而長此以往下去,孩子就會養成拖延習慣。等到孩子真正的養成了拖延習慣,那他們以后丟三落四的毛病也就很難再改過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