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嫌棄家里窮是當今社會的一種常見現象,因為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人們也越來越滿足自己物質上的條件,以至于在這種環境下長大的孩子,漸漸出現了一定的攀比心理。
孩子嫌棄自己家窮該怎么教育
1、使用正確的方式。孩子在小時候的攀比很簡單,其實也不會有什么惡意,只是人類的社交天性。家長要做的不是遏制天性,而是引導天性。如果孩子攀比心很重,家長就可以引導孩子攀比成績的好壞一類的,但是也要注意引導方式。
不能直接提出,可以通過最近發生的一些事來和孩子商量,或者給孩子一些適當的承諾,比如成績有進步就帶你出去旅游這一類,在孩子年紀還小的時候,這種方法會讓孩子潛意識中認為,學習成績好了自己也會得到一些東西。
2、懂得讓孩子克制欲望。現在家庭條件基本處于小康水平,對孩子的要求父母基本都可以滿足,但是一定要防止孩子見啥要啥,如果長年累月的無理由滿足孩子的需求,會讓孩子養成任性的習慣,所以說怎樣合理約束孩子的欲望,這才是重中之重。
比如孩子想要一個玩具車之前,先不要著急否定,先讓孩子自己想一下,自己家里是不是有這樣類似的玩具,這個是不是必須要買的東西,可以讓孩子找個理由說服自己,如果理由得當就可以買,如果理由不得當就需要家長的引導。
3、學會拒絕不合理要求。想要培養孩子正確的金錢觀念,就要拒絕孩子們不合理的要求,面對孩子們一些不必要的花銷,家長們要適當的拒絕,讓他們明白不是自己想要的東西就一定會得到。只有通過自己的雙手和汗水才能去獲得。
4、我們要教會孩子感恩。讓他們明白,父母為了他們付出了多少的努力和犧牲,他們應該學會感激和尊重父母。
如何正確引導孩子的攀比心理
1、避免對孩子過度寵愛。很多家長認為:再窮不能窮孩子。于是毫無原則的滿足孩子所有的要求。作為家長其實已經在不經意間將自己給予孩子的物質去和別人做了攀比,認為別的孩子有的,我的孩子也要有。
家長們想要通過這種方式抬高自己孩子的地位,增加孩子的自信心。而事實是,這種攀比帶娃的行為已經對孩子產生了影響。因此作為家長要給孩子提供適度且合理的物質條件,不要盲目和過度寵愛。
2、避免過強的求勝心。孩子們都有著一顆喜歡爭強好勝的心,喜歡出風頭,好勝心強。但如果孩子的求勝欲過強,就很容易在成功的時候忘乎所以,在失敗的時候自責內疚。所以家長要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勝負觀念,不要在孩子做某件事失敗后就嚴加指責。
孩子的攀比心理是如何形成的
家長過度溺愛。每個家長都希望孩子聰明且健康成長,幾乎滿足于所有的需求。只要別的小朋友有的,自己的孩子必須有。就是因為家長的過分溺愛以及嬌生慣養,而讓孩子出現攀比心理,久而久之產生依賴。
孩子性格天真。每個孩子性格單純天真且好奇心強,喜歡模仿他人。年齡小并不能分辨出是非好壞,這是一味的去模仿他人穿衣或打扮,想擁有別人擁有的東西。其實,孩子這種幼稚喜歡模仿的天性,是為攀比提供心理基礎。
家長太自卑。部分家庭條件一般,但自尊心強。害怕孩子在學校被他人欺負或被老師看不起,只要別的小朋友的玩具或學習用品,家長必須購買,這樣就導致孩子有了攀比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