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更多的時候應該是以說服教育為主,家長們要學會鼓勵孩子,多和孩子溝通,才能更好的解決其在成長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孩子不聽話該怎么懲罰
1、控制自己:當孩子不聽話時,直接動手打孩子,孩子并不了解原因,往往達不到教育的意義。家長作為成年人,應當控制住自己的脾氣,向孩子描述自己的心理感受,告知孩子他現在正在犯錯誤。也可讓孩子進行反思,站在父母的角度思考問題。
2、讓孩子認識到錯誤:家長在孩子犯錯后不要立即制止孩子,指導孩子自己去彌補錯誤,讓孩子為自己犯的錯誤承擔后果。比如在孩子亂扔玩具時,家長不要立刻收拾,教育孩子自行清理,孩子在清理的過程中會認識到自己的錯誤,產生悔改的想法,避免再犯同樣的錯誤。
3、通過其他方式懲罰或獎勵孩子:如果孩子犯的不是原則性問題,家長也不必過于追究,可以通過其他方式懲罰孩子,如不讓他看電視、玩玩具等方式。并向孩子說明如果可以改正,就適當進行獎勵。孩子就會明確認識到什么是錯誤行為,怎樣做才是正確行為,逐漸引導孩子。
此外,如果孩子犯的是原則性錯誤,如玩火、玩插座等,勸誡無效時,可以適當體罰孩子,如打手心、打小臂等方式,讓孩子認識到危險。當孩子改正錯誤行為時,適當進行獎勵,如買個小玩具、去一次游樂園等方式,正確引導孩子。
孩子不聽話為什么不能打罵
1、棍棒教育會讓孩子變得暴躁。總是用棍棒教育與孩子溝通的父母,會給孩子傳達出“打罵是唯一的溝通方式”的思想。孩子就會缺失正面的溝通能力,會覺得,當我面對困難、不如意、不高興時,發脾氣、便是我唯一的處理方式。
2、棍棒教育會傷害孩子的內心。對于家長來說,棍棒教育只是我們教育孩子的一個手段,我們針對的是孩子的不當行為,但對于孩子來說,他們卻會讀解為:媽媽不愛我了。而這一點,對于孩子的傷害是非常非常大的。在孩子的世界里,再也沒有什么比“媽媽不愛我了”更為可怕了。
面對不聽話的孩子,怎樣教育才是正確的呢
1、控制情緒,聽取孩子的想法。當孩子不聽話時,家長需要了解他不聽話的原因,而且需要尊重他的想法。很多家長事情發生的時候,家長第一反應就是責怪,而忘記孩子內心的想法。
家長作為成年人,情緒管理能力比兒童強很多,即便如此仍會有情緒失控的情況,更何況是一個心智稚嫩的孩子。因此家長要學會尊重和認可孩子的情緒,在拒絕孩子的請求時也要顧及他的感受。
2、換位思考,尊重孩子。當孩子進入青春期,打基本上治標不治本。家長需要做的是站在孩子的角度想一想,孩子需要的是尊重,先心平氣和地和孩子溝通,再來告訴孩子行為的對錯。家長先不沖動,孩子才不會和你對著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