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家長最頭疼的事情應該莫過于,孩子總是亂發脾氣,經常不顧場合,不顧時間的大吵大鬧了,因為正在發脾氣的孩子,無論家長用什么辦法都無濟于事。
孩子亂發脾氣是什么原因
1、父母情緒不好,孩子也很受影響。孩子的脾氣大不僅僅和自身有關,和父母也有很大的關系,所以不能單一地把關注點放在孩子身上,父母的情緒影響也很重要。
家人關系不是很融洽的家庭,一言不合就大吵一架的父母,常常給孩子樹立了不好的情緒范本。孩子會把這些都看在眼里,常常會以摔玩具、亂發脾氣的行為處理事情,因為在他們的眼里父母處理事情的方式就是這樣的。
2、屬于膽汁質氣質。愛發脾氣的孩子多屬于膽汁質氣質,即神經系統的興奮性很強,很熱情,態度比較直率,精力旺盛,但是也很容易泄氣。
這種氣質類型的孩子,在后天環境的影響下,如果受到父母良好的教育引導,就會成為一個積極進取、開朗熱情、蓬勃向上的人。可是,如果父母引導不當,就可能發展成焦躁任性、易怒的人。
3、過度溺愛。孩子是父母的心頭肉,愛孩子沒有錯,但是過分溺愛,只會助長孩子為所欲為的惡習,父母的過分溺愛也會導致孩子愛發脾氣。
當孩子偶然發脾氣時,父母可能會因為孩子還小,對于孩子的行為不加約束,長此以往就會滋長孩子的壞脾氣。父母無條件的滿足孩子的所有要求,就會使孩子形成“唯我獨尊”的心態。一旦某次要求沒有得到滿足,就會大哭大鬧。
4、缺乏愛。如果在成長的過程中孩子缺乏家長的關注和愛護,就會難以建立健全的情緒控制能力,導致孩子有明顯的情緒障礙問題。因此,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陪伴和愛護才是最重要的。
孩子亂發脾氣怎么辦
1、家長學會控制情緒。孩子很容易被大人的情緒感染,也會模仿大人和大人學習。所以,如果家長們情緒很大,愛發脾氣,那么孩子也會被影響。當孩子遇到不順心、討厭的事情時,也會采取發脾氣的方法來宣泄自己的情緒。因此,如果孩子做錯了,家長們一定要先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冷靜下來,不要在孩子面前發脾氣。
2、給孩子尊嚴。孩子也需要尊嚴,希望得到尊重,就算孩子犯錯了,家長也應給予孩子尊重。當孩子犯錯誤時,不要逼迫孩子承認,不要喋喋不休抓住這個錯誤不放。
要給孩子彌補錯誤的機會,給孩子尊重,不要以為小孩子是不需要面子和尊嚴的。因為這樣不僅起不到家長想要的教育作用,反而會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
3、別打罵孩子。如果孩子發脾氣,家長選擇打罵孩子來制止,那么孩子會對家長有抵觸心理,或者感覺爸爸媽媽不愛自己了而沒有安全感。更甚者,孩子有樣學樣,也學會用武力解決問題。
如何控制孩子亂發脾氣的行為
家長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從孩子的身上往往會看到其父母的影子,父母的一切行為都有可能會影響孩子的一生,所以父母首先就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
不要做專制型父母。所謂的專制型父母就是指過度控制孩子的父母,只允許孩子做父母同意做的事,不允許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孩子有了自我意識之后,就會有自我想法,過度控制不太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會讓孩子活得過度壓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