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的孩子,不管是生理還是心理方面,都會出現巨大的變化,如果家長不能及時疏導孩子的這種變化,那孩子就容易產生一些不良心理,從而出現非常強烈的反抗意識,讓父母無從管教。
男孩的青春期是多少歲到多少歲
對于女孩來說,青春期一般是從10-12歲開始,在16-18歲的時候結束。男孩的青春期一般是從12-14歲開始,在18-20歲之前結束,這個階段把它稱之為青春期。而青春期的孩子除了生理上的變化,心理上也會出現很大的變化,具體有以下幾種:
對權利的渴望。為什么小孩子都喜歡向父母要權利這個東西呢?小的時候不挑不選,長大了反而喜歡提意見,弄的親子關系不合。
實際上,這是孩子在發出“權利渴望”的信號,他們之所以羨慕成年人,渴望自己長大,正是因為權利的擁有讓他們覺得自由,比如幾點睡覺再也不需要向父母報備,這就是孩子青春期最向往的事情。
情緒波動大。青春期的孩子情緒容易波動,而且表現為兩極性,即有時心花怒放,陽光燦爛,滿臉春風,有時愁眉苦臉,陰云密布,痛不欲生,甚至暴跳如雷,可以用“六月天孩子臉”來形容,父母在碰到這種情境時,千萬要冷靜,否則很容易發生沖突。
自我意識覺醒。這時候的孩子一方面不像小時候那樣懵懂無知,他們已經積累了一定的知識和經驗,會產生一種自己已經長大、已經有足夠能力的認識。
他們更多的關注自己,圍繞自己進行思考并提出疑問,認識到自己是獨立的個體,在為人處世、待人接物方面,開始生成自己獨特的想法和意識,而不只是一味地聽從與順服。
與父母的相處模式發生變化。從青春期起,人類個體開始擺脫對父母的依賴,成為社會中一個獨立的成員。這時候的孩子從以前依賴父母、與父母無話不談變成了希望擺脫父母的控制、能有自己獨處的小天地以及有屬于自己的小秘密。如果親子之間相處不當,甚至可能會產生逆反心理。
青春期孩子個性發展具有明顯的傾向性
1、需要。對于青春期的孩子來說,在精神方面,青春期的孩子更想得到家長、老師的認可和尊重,對未來充滿渴望;在物質方面,他們不再像小時候滿足吃飽穿暖,而是開始講究時髦、攀比,害怕落于人后。
2、興趣。良好的興趣能夠促使孩子的能力發展,但對于青春期孩子來說,學習之外的興趣——即使是良好的興趣,也往往會成為家庭矛盾的導火索,讓人不知道如何對待。這個時候就需要家長及時進行有效、正確的干預,既要讓孩子保持良好的課外興趣,又不能讓孩子本末倒置。
面對青春期的孩子,家長該怎么辦
正確認識孩子叛逆心理很關鍵。應該理解,孩子的反叛心態是自我覺醒的,需要獨立的代表和良好的獨立心理準備。當孩子的獨立性增強時,他可以逐漸發展自主性,形成自我發展的內在動力,愿意并且能夠盡其所能,思考問題,提出自己的新奇。
家長要學會冷靜,理智對待。在叛逆期間,父母不應該與孩子斗氣較勁。他們應該從孩子的角度更多地思考問題,尊重孩子,促進家庭民主,聽取各方意見,讓孩子有機會解釋和糾正時間,不要父母的“威嚴”,抑制了孩子并迫使孩子屈服。
面對青少年叛逆的孩子,父母必須耐心等待。在孩子面前,父母應該放下“父母”的架子,抵抗脾氣,學會傾聽孩子的聲音,并以民主和平等的方式對待孩子。也許只需幾分鐘,幾句溫暖的話語,輕輕點幾下,孩子的心結就可以解決,可以讓孩子擺脫極端的反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