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是孩子的必經之路,這也是孩子從兒童慢慢過渡到成年的關鍵時期,在這個階段,孩子的生理有產生一些變化,心理方面也有著非常大的轉變,所以作為父母,一定要積極指導。
女孩青春期是幾歲到幾歲
女孩子的青春期大約從9、10開始,18、19歲左右結束。由于個體差異很大,通常把10歲至19歲這段時間統稱為青春期。進入青春發育期的孩子,除了生理上的變化以外,更主要的表現在心理上的突然變化,具體表現在這樣幾個方面:
感情的變化非常顯著。她們既“多愁善感”又“喜怒無常”這常常令我們家長手足無措。感情的多變是與感情的深化共同發生的,在這一時期孩子們已經開始產生和感受到許多細膩復雜的感情。
開始關注同齡人之間的交往。同齡人之間的關系是這一時期生活中十分重要的內容。任何一個青春期的孩子都不可能脫離同齡人的影響,總是將彼此之間的交往與認可看得極為重要。
與成人世界的關系開始變化。青春期的孩子不愿意再像“小孩子”一樣服從家長和老師,她們希望獲得像“大人”一樣的權利,因此經常固執地與父母頂撞。
情緒不穩定,易兩極化。青少年期的學生,精力充沛、思維活躍、活潑好動、辦事積極、富于熱情,傷感易被激發,行動迅速,表現為奔放、果斷。
但由于生理和自我意識上的急劇變化,有時青年的情緒、情感容易過于激動。欠成熟穩定,容易沖動失衡。一句無心的話,或者是一部電影都能夠讓她們心潮澎湃,極易受到他人的影響。
自尊心強。親子關系在青春期達到矛盾的最高點,很多情況下,都是因為彼此之間不愿意退讓和服軟,家長放不下自己的面子和威嚴,而孩子同樣會因為自尊心的強烈影響,變得不屈從。這在家長看來不容易理解,可是看看自己身邊的孩子們就會發現,這是青春期孩子都有的面貌。
女孩青春期該怎么教育
1、了解自己的孩子。相信家長都會覺得自己十分了解孩子,而對于青春期的女孩子,家長首先要了解清楚她的心理狀態,興趣愛好,以及成長中都遇到了哪些煩惱。
家長要學會觀察,通過觀察發現孩子的情緒變化,這樣就可以更好的抓住孩子的心理狀態,從而進行更好的心理疏導。同時不要過于壓制孩子的心理活動,而是要及時運用經驗,讓孩子更好的成長與發展。
2、積極引導孩子。對于青春期的女孩子,家長要給到她正確的引導。幫助孩子學會獨處,以及教會孩子如何廣泛而又謹慎的交友,做到真正的尊重孩子。
母親也要多和孩子進行情感交流,不過度干涉孩子的交友范圍,同時教給孩子一定的戀愛觀人生觀,教會孩子如何保護自身的安全。
3、改變自己的說話方式。對孩子說話不要打壓式教育,一定要拿出足夠的耐心。要與孩子多溝通,多傾聽孩子的心聲,多給孩子一些理解和寬容,放下自己的嘮叨,試著與孩子和解。
跟青春期孩子溝通的技巧
從心靈出發才能到達心靈深處。溝通的前提是要放下對與錯,家長如果能夠做到這一點,首先就營造了一個平等的家庭交流氛圍,孩子就會愿意溝通。溝通時必須付出真心和真情,人與人交流,惟有真情才能讓人感動,與孩子交流也不例外。
溝通不能拿孩子與別人比。我們的家長總喜歡拿自己的孩子,與別人的孩子比較,我們的出發點可能想通過比較,激發孩子學習的積極性和自覺性,但是比的結果往往適得其反——喪失了孩子的自信性和自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