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的孩子就像是一個渾身帶刺的小刺猬,總是會對父母充滿敵意,如果家長一味地跟他們硬碰硬,那只會讓家庭氛圍變得越來越緊張。所以家長一定要掌握好跟孩子相處的技巧,跟他們建立起一個良好的親子關系。
如何讓孩子平穩度過青春期
1、以朋友的心態與孩子交流。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在成長過程中非常希望得到大人的重視和尊重。大人往往會忽略孩子的感受。這是形成代溝的一個重要原因。所以,從一個朋友的角度切入,更容易拉近與孩子的距離,增進兩代人的親情。
2、尊重他們的個性。青春期的孩子通常會表現出獨立的傾向,他們希望被視為獨立的個體。尊重他們的個性,接受他們的選擇和決定,并在需要時提供建議和指導。
3、關注他們的生活。青春期的孩子通常會面臨許多挑戰,例如學校壓力、社交問題等。關注他們的生活和情感狀態,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幫助。
4、多鼓勵孩子。誠然,小樹在成長過程中需要剪枝,但更多的時候它更需要各種營養來澆灌。孩子在成長過程中也是如此,離不開家長表揚和鼓勵的營養。
有時候大人不經意間的一兩句鼓勵,或者是一抹贊賞的目光,往往可以給孩子不小的激勵,使孩子迎難而上,奮起搏擊,走出眼前的低迷,取得一個又一個的成績。
5、保護孩子的自尊心。處于青春期的孩子,恰好面臨小升初這個問題,所以家長對學習會異常的關注。當孩子在學習上遇到挫折時,家長要一起與孩子去面對,不能粗暴地用打罵或者責備的方式解決,這樣會很傷孩子的自尊心。
6、現出充分的關注和關心。盡管現在孩子們有更多地獨立思考能力,但他們并不代表不需要我們的關注和關心。我們應該表現出充分的關心和支持,通過日常關心學習、生活、精神等方面的表現,讓孩子感到我們的關注和愛。
孩子青春期的特征
1、自我意識增強。青春期的孩子自我意識增強,時常會思考自身的優缺點,變得過于自戀、比如會經常照鏡子、愛打扮等等。自我意識也是青春期孩子較為明顯的變化,并且孩子往往會聽不進去老師、家長們的話,喜歡跟家長老師對著干,來凸顯自己的與眾不同。
2、情感豐富。孩子進入青春期以后,就開始變得喜怒無常,多愁善感。孩子感情細膩復雜是情緒多變的主要原因,一點小事,也容易引發孩子的情緒。很多父母無法理解孩子多變的情緒,導致和孩子出現爭吵,親子關系也出現了裂痕。
3、“我要有自己的決定權”。面對青春期的孩子,我們不能再事事都替他做決定,而應放手,適當讓孩子來決定。
比如零花錢的使用,可以讓他自己支配;又比如玩手機,我們可以讓他自己決定每天看手機的時間和限制,以及什么情況希望我們能介入監督或提供幫助。
家長該如何正確看待處于青春期的孩子
在特殊的階段,要有特殊的辦法。照搬之前的經驗,在面對青春期的孩子時,可能是會吃大虧的。你想,要是可以像以前那樣哄一哄,或者直接打一頓就能讓孩子聽話的話,青春期也就不會有叛逆期這個別稱了。
而且在父母改變方式方法之前,最關鍵的就是要先調整自己的心態,你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父母,而是要當他們的朋友。此外,還要改變自己的認知。
你可以這樣想,孩子已經不是過去那個小屁孩了,他們開始有了自己的想法和心理,要是再用老一套的方法,可能就是雙輸的局面。只有父母從思想上轉變了,才是踏出了跟孩子正確相處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