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我們每個人都要具備的品質,可是在現實生活中,有很多孩子都缺乏了感恩之心,面對父母和他人的付出時,也認為是理所應當,這讓父母非常苦惱。
孩子自私不懂感恩怎么辦
1、建立積極的家庭氛圍。孩子的價值觀往往是在家庭環境中形成的,家長需要為孩子營造一個積極的家庭氛圍,注重家庭成員之間的交流和互動。家長可以通過一些小活動、小游戲等方式鼓勵孩子學會感恩。
2、塑造孩子的自我意識。孩子需要了解自己存在的意義和價值,家長可以引導孩子確立自己的興趣和優勢,并為孩子提供機會開展自己的特長,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的生命具有獨特的價值和意義。
3、培養孩子的禮貌及感激之心。孩子需要學習如何有禮貌,不僅僅是因為這是規矩,而且也是因為這是尊重別人的一種基本形式。
家長可以鼓勵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表現出禮貌、尊重和感激之心,例如教孩子如何說“請”和“謝謝”,以及當別人幫助他們時,如何說“謝謝”以表達感激之情。通過這些小小的行為,孩子可以逐漸學會感激身邊的人,并養成一個懂得感恩的品格。
4、培養孩子的關心他人能力。孩子的成長需要家長慢慢地培養,關心他人的能力就是培養其中的一項。家長可以借助慈善、義工等活動,讓孩子了解到世界上還有很多需要幫助的人,引導孩子關注身邊的人、幫助需要幫助的人,讓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明白關心他人,是一種重要的人生價值。
5、打破孩子的自私心理。讓孩子明白,人類不是孤立的,每個人都是一個小部分。因此,我們的行為需要考慮到集體的利益、家庭的利益、他人的利益,才能贏得社會、家庭和他人的尊重。家長可以多給孩子溫情脈脈的愛,增強孩子的平等性、責任感和集體意識。
讓孩子學會感恩的意義
1、懂得感恩才會懂得愛。對于孩子而言,心懷感恩才會與人為善,才會樂于助人。感恩的天性會幫助孩子形成善良的性格,孩子才會愛父母,才會在未來學會愛他人,建立較高的情商。
2、懂得感恩才會知足常樂。孩子只有學會感恩,才會知足,知足的孩子知道滿足于當下所擁有的一切,才會真正的感謝父母帶來的生活,而不僅僅是一味的埋怨。不懂感恩的孩子看到的世界是消極的,只有感恩的孩子才會笑口常開。
3、學會感恩孩子才會快樂。當下人們常說世態炎涼,無情的社會讓所有的人都沒有了色彩,事實上,當孩子懂得了感恩,孩子會看到老師的辛勤耕耘,看到雙親的奔波勞累,孩子的世界才會美好溫暖,他們才會發現閃亮的社會,感受到生活的歡樂。
怎樣讓孩子學會感恩呢
父母以身作則。父母要從自身做起,然后利用要以利用的機會對孩子進行教育和引導。例如,爸爸加班回到家,媽媽特地給他做宵夜時,爸爸可以對媽媽說“謝謝”;媽媽口渴,姐姐倒了水遞給媽媽,媽媽也要說聲“謝謝”,這樣孩子把感恩,慢慢地當成一種習慣了。
多讓孩子做事。父母要學會對孩子“計較”一些,例如,平時孩子有好吃的,父母可以要求他分一點給自己;父母不舒服時,可以請孩子幫助倒一杯水。
當然,父母在與孩子“計較”,或者要求孩子為自己做事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自己的態度,不能太隨和、太大度,不然,孩子會不當一回事的。只要父母要常這樣做,孩子的感恩意識,就會慢慢地萌芽,而且得到強化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