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青春期的孩子,家長不用如臨大敵一般,對孩子采取一些不恰當的教育方式,而是應該正確看待孩子的青春期,學會理解孩子,尊重孩子,給予他們一些引導,讓孩子得到更好地成長和發展。
孩子青春期怎么辦
1、要樹立正確觀念。認識到青春期是孩子成長的一個階段,總會過去的。這個階段的孩子憧憬成熟又留戀童年,追求完美又總有缺憾,拒絕灌輸又渴望幫助。這樣矛盾的心理,使得他們的行為在大人眼里是如此荒唐和無聊,而對孩子來說,意義卻十分重大。
2、給孩子試錯的機會。孩子既然渴望獨立,那么你就給他足夠的空間,讓他自己決定一些事情,并且為他的決定承擔責任。比如,參與家庭的一些事情的討論,讓他給出意見,不可行了也沒關系,家長可以正確引導,但不要一下否定。這是孩子幫助孩子成長的好機會。
3、讓孩子認清楚自己的定位到底是什么。我們一定要要讓孩子知道,或許他在家里面,在和父母相處的時候,他是全家的寶貝,但是在他進入社會的時候,就一定要讓孩子明白在外面,沒有人可以像家里人一樣照顧你像家里人一樣,以你為重。
4、尊重與平等。尊重是縮短父母與孩子之間關系距離的法寶,青春期的小孩已經逐漸成長為大人,所以家長們就需要從以前的那種“由上至下”的溝通、引導方式,轉變成更加平等的對待方式。尊重孩子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與孩子之間建立起一段健康、溫暖的親子關系。
5、做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幫助者。對于青春期的孩子,家長的幫助要比教育更為重要。作為父母,要了解孩子的心理,并不是所有的問題都是由孩子造成的。
你要幫助他們學會自我管理、學會控制情緒、管理情緒;還要幫助他們認識到“愛”是相互的,愛不是一種強迫和命令,而是要學會表達自己的愛;幫助他們學會獨立思考、獨立做事。
青春期孩子需要什么
1、多關心孩子身體、心理的變化和需求。孩子進入青春期后,身體和心理都會迎來發育的一個重大變化。敏感、好奇、稚嫩,此時正是最需要家長指導和關心的時候。
家長們要從正面、積極的方向疏通孩子的疑惑,多關注孩子變化的細節,及時補充營養。讓孩子以陽光的姿態迎接自己身體的變化。
2、保持家庭和諧,創造良好的家庭氛圍。家庭氛圍的和諧,也是一個青春期孩子心理健康的基礎。家長應該努力保持家庭的和睦,夫妻共同努力創造良好的家庭氛圍。即便無法保證完整的家庭,也要努力讓孩子得到完整的愛,不要讓孩子敏感的心受到傷害。
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點
存疑與反對。青春期的小孩思想正發生著巨大的轉變,在渴望獨立的同時,他們也擁有了更多獨立思考的能力,對周圍很多東西都抱有存疑的態度。所以,很多事情不是父母口中的對錯判斷,而是希望能夠通過自己的嘗試、接觸、了解去獲取真實的結果和答案。
自我做主。這最明顯的表現就是叛逆,在獨立意識覺醒下,孩子渴望擁有更多獨立的空間,從物質空間到思想空間上,孩子都希望自己能夠快速成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去彰顯自己獨特的個性。因此,在很多事情上,孩子都會通過叛逆的方式,來反抗父母對自己的控制和干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