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逆期的孩子有著非常強烈的自主意識,這個時期的他們會開始慢慢反駁父母的意見,變得越來越喜歡跟父母對著干,其主要目的就是擺脫父母的束縛,所以家長要在這個階段,多多去教育他們,引導他們。
十四歲叛逆期怎么辦
1、了解叛逆期,知己知彼。14歲正是青春叛逆期,獨立意識和自我意識更加強烈,行為做事更愿意追隨自己的意愿,因此在家長眼中格外逆反、不懂事。
因此我們難免會焦慮、困擾,并試圖通過強硬的方式糾正孩子,但卻忽視了叛逆期的本質是孩子成長的心理過渡階段,是成長的重要標志,是不可避免的。我們需要承認這個既定的事實,去接納叛逆期的出現,才能更好應對。
2、學會放手。在走向成人的這個特殊階段,大概孩子最想要的就是自由,也許有的父母會認為,孩子還小,一放手就會闖禍,其實父母越加管制,孩子就越沒有責任感,父母該放手時就要放手,要孩子一個鍛煉的機會,這樣孩子才會成長。
3、引導孩子自我探索。青春叛逆期的孩子,自我意識與獨立意識有著明顯的進步,他們開始遇事思考對錯,開始探索人生的意義,滿腦子里都是一些稀奇古怪的事物。
對此我們應該去鼓勵孩子去探索未知,認可孩子的每一個進步與發現,我們無需害怕孩子會在探索的過程中受到傷害,因為這就是成長意義,若是對孩子束手束腳,只會讓孩子將來成為不自信,缺少責任感的人。
4、下放權利給孩子。孩子進入青春叛逆期后,格外渴望得到外界的認可和尊重。所以,家長要注意對他們下放各種權利,以幫助孩子從不諳世事向成熟過渡。
時間支配權這個時期的孩子渴望擁有自己的小天地,所以,家長不要自作主張,將孩子的時間按自己的意愿排得滿滿的,要將時間交由孩子自己去安排,對安排的不合理處,家長再以商量的口吻提出建議,千萬不要全盤否定孩子。
面對孩子產生的各種叛逆行為,家長需要怎么做
孩子叛逆不聽話、愛頂嘴,或者經常做出不符合家長觀念的種種行為,確實很容易讓我們生氣、上頭,產生想要打罵一頓的沖動。
但是打罵并不能解決問題,反而還會激發孩子的抵抗心理,我們不宜帶著情緒去教育孩子,當我們出現焦躁、心煩等不冷靜的情緒時,可以先平穩情緒,冷靜之后與孩子交流,一定不要被孩子給拿捏了。
用我們平穩的情緒去引導孩子,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讓他們知道當遇到沖突,或者突然情緒化的時候,化沖突,撫平情緒的方式不止有“發泄”。
14歲孩子叛逆期家長如何管教
要肯定叛逆是孩子成長的表現。當家長遇到孩子叛逆、不聽話、不配合、不溝通時,一定不要認為孩子叛逆是對自己威嚴的挑戰。
而要承認叛逆是孩子生理成熟、認知能力提高、自我同一性發展的結果,是他們成長的表現,是一件好事情,至少是好的開始。家長不要盲目否定孩子的不守規矩,對孩子勇于自我探索的表現要加以肯定。
放低身段和孩子做朋友。孩子不喜歡和父母溝通,往往是因為父母認為我是權威,我說的就是對的,站在了一個相對的高度,可是孩子根本不吃這一套,他這個時候恰好是反對權威的時候。所以父母需要放下身段和孩子做朋友,和孩子平等的交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