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歲的孩子已經進入了青春叛逆期,這個時期的孩子跟之前相比,會更加有自己的主見,同時也會更厭煩父母的管教和約束,所以常常會為了擺脫父母,而做出許多叛逆的行為。
13歲孩子叛逆期的表現和教育
1、逆反不聽話。不聽話是叛逆期常見的逆反行為,有的孩子因為受到委屈、被誤解所以不聽話,因為與家長溝通無果所以不聽話,因為意識情緒上頭生理性不聽話。
不聽話都是孩子有足夠的自我意識后的做出抵抗,他們想要按照自己的想法做或者不贊成父母的觀念,但又無法說服父母,有些父母直接無視孩子的聲音,對一切不符合預期的行為都歸為孩子不懂事。
2、我行我素,特立獨行。叛逆期的孩子喜歡以自我為中心,常表現出我行我素,對周遭事物不關心,特立獨行,覺得自己是最特別的。
他們希望與眾不同,為了表現自己的不同會在校服上畫畫,會格外重視外貌,會嘗試各種穿搭,自成一套。在外人看來或許有些不合群不隨大流走,或者過于追求潮流,讓家長難以接受。
3、情緒不穩定。叛逆期的孩子很容易產生情緒化,在情緒表現上更加的容易沖動。自我存在感使孩子越發的急于表達自己的想法,但是因為缺少生活經驗,孩子的想法也會存在一定的局限。如果父母強行地進行干涉,孩子很可能會進入自我認知的誤區,導致對父母的不信任感加深。
4、自我意識增強。當孩子進入叛逆期的時候,他的獨立意識的自我意識日益增強,迫切地希望擺脫成人對他地監護,他們開始介意父母繼續把他們當作孩子,他們希望自己能做決定,開始產生一種反其道而行之地心理,這種心理,容易導致孩子養成一種批判的性格,甚至容易導致孩子養成莽撞的性格。
13歲孩子叛逆怎么教育
1、保持冷靜:面對孩子13歲期間的叛逆行為和情緒,家長應該保持冷靜,避免將情緒帶到溝通中。冷靜的氛圍有助于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行為,并打開他們與父母的溝通渠道。
2、采用開放性的問題:與孩子溝通時,家長應該采用開放性的問題與孩子進行交流,了解孩子最近的生活和情況,讓孩子自己心安理得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情。
3、給予孩子關心和鼓勵:教育孩子父母不要因為工作忙、應酬多為借口而忽視孩子的對話需求,家長要勤于和這一特定生理時期的孩子對話。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應當多度鼓勵孩子進步,切勿打消孩子生活、學習的積極性。
4、鼓勵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叛逆期的孩子可能會表現出逆反心理,不愿意接受父母的意見和建議。在這種情況下,家長應該盡量避免直接干涉孩子的決策,而是鼓勵他們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當孩子遇到困難時,家長可以提供支持和指導,但要尊重他們的選擇,讓他們學會承擔責任。
面對孩子的叛逆家長又該怎么做
以身作則。家長是孩子的鏡子,與其責備孩子的種種不是,不妨看看自己是否做得到位,是否能獲得孩子的信任。對孩子許下的諾言,要及時兌現;要求孩子做到的事情,自己先要樹個榜樣。
學會改變。改變自己的心態,著急上火無法解決問題,情緒上頭時更不適合管教孩子,給彼此冷靜的空間,以平和的姿態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