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的脾氣比較暴躁,而且還特別叛逆難管教,所以常常會在學校跟老師產生沖突。對于這種情況,家長一定要給予重視,多多引導,處理好孩子和老師之間的矛盾,引導孩子尊重老師。
高中生和老師發生沖突家長應該怎么辦
1、保持冷靜,給孩子傾訴的機會。父母要耐心地和孩子溝通,給孩子一個傾訴的機會,問問孩子事情的來龍去脈,然后再向老師了解情況,不要偏聽孩子的一面之詞,而對老師大發脾氣,更不要立即打罵孩子,給孩子一個講理的機會,讓孩子去分析該怎么處理,若家長過度的偏袒孩子,那是害了孩子,孩子不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以后還會再犯。
2、正向引導,讓孩子學會原諒。母要引導孩子理性看待問題,如果確實是老師的原因,父母可以這樣跟孩子講:“每個人都是不完美的,每個人都有可能會犯錯、發脾氣、做錯事,老師也是一樣。有句俗語叫做”千人千脾氣“,每個人都有不同于別人的個性,脾氣也會千差萬別。
老師也有自己的生活習慣、工作習慣、業余愛好、待人方法、喜怒哀樂等等。當你認真去了解一個老師之后,你就會發現他可能不只是對你,可能對任何人都是這樣一個態度。
引導孩子多看到老師的優點、長處,老師在教學任務中付出的辛苦,以及老師對孩子的點滴關照等等。也利于孩子養成寬容大度的好品質,讓孩子慢慢學會接受不完美的人和事。
3、家長自己要盡可能端正對老師的看法,千萬不要在孩子面前說老師的壞話。在對待老師這個問題上,家長要明白,老師也是拿工資上班,也會有情緒,也會有個人喜好,不要把老師當成神,理所應當的覺得老師應該對孩子有超出工作之外更多的關照。
父母的為人處世會不知不覺就影響到孩子,雖然你本意不是這樣。家長不要在孩子面前隨便評價老師,甚至惡意的去抱怨老師的行為,避免在孩子心里埋下厭惡的種子,引發孩子對老師的反感。
4、讓孩子明白上學上課的根本目的是什么。當孩子被負面情緒主導的時候就很容易什么都不管不顧了,他們不顧及決定的后果,更在意自己當下的情緒。家長可以告訴孩子,上課并不是因為討老師喜歡,而是要去學東西的,不上課就意味著學習落后,這是自己的損失,而并非老師的損失。
面對頂撞老師的孩子時,家長應該注意什么
1、幫助孩子面對他們的感受。請家長朋友們切記,遇到任何問題時,我們跟孩子都可以遵循”先處理情緒,再處理事情“這個原則。安靜、專心地傾聽,接納和允許孩子的情緒,這個時候,不要忽略或否定孩子的情緒,更不要說教。如,大哭時讓他哭,把情緒完全排泄出來。
當他們的情緒得到接納和理解,他們便能更快地從情緒中走出來,從而更加客觀看待問題。很多時候,孩子們也許并不需要家長給出實質性解決問題的辦法,他們只是需要得到理解。
2、和老師做有效的溝通。當孩子在學校和老師發生矛盾時,家長要及時老師進行溝通,了解了矛盾的情況后,才能更好地解決問題,在與老師談話時,要保持冷靜,以理解老師的態度,建立積極的合作關系,并嘗試找到共同的解決方案。
如何引導孩子尊重老師
和孩子一起去欣賞老師的優點。當孩子說某某老師不好的時候,不妨和孩子一起談論一下這個老師。慢慢找出這位老師的一些優點,讓孩子去感悟。當孩子態度改變的時候,就更加容易發現老師原來渾身都是優點,只是自己以前沒有發現罷了,記住千萬不要用負面言語去影響孩子的判斷。
引導孩子認識、接納老師之間的差異。由于年齡、學識、生活閱歷、個人性格等方面的差異,每位老師解決問題的方法和表達方式會有所不同,他們在課堂上也會呈現不同的授課方式和教學風格。孩子需要意識到老師之間的差異,學會接納每位老師的不同,善于向每位老師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