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的孩子不尊重父母,做出辱罵父母的行為,家長一定要給予重視,但千萬不要以暴制暴,因為這樣只會適得其反,家長只有正確指導,才能讓孩子慢慢改掉這種行為。
初中生罵父母親該怎么教育
1、不要一昧的容忍孩子的行為。過度的忍讓會讓孩子變得驕縱和自私,他們會認為他的需求需要父母無條件滿足,如果不滿足則會采取過激的行為,一方面父母會在孩子面前失去威信,說話沒有分量,另一方面,則會加大孩子叛逆的發生。
2、制止孩子的行為,直接指出孩子的行為是錯誤的。每個孩子都有叛逆期,但并不是每個孩子都會罵父母。如果孩子罵父母,就說明孩子不懂得感恩,孩子已經不是單純叛逆的問題了,還有內心對父母的仇視。
孩子和父母之間存在著巨大矛盾,要第一時間制止孩子的錯誤行為,直接指出孩子的行為是錯誤的。孩子要學會感恩,孩子要和父母友好相處,孩子如果罵父母,說明孩子內心沒有愛,孩子太自私了。
3、教會孩子尊重與被尊重。孩子頂嘴、反駁父母,是不尊重父母的表現,但如果父母自身也不尊重孩子,反而讓孩子養成辱罵父母的習慣,那就值得父母反思了。
父母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切記一味用辱罵的語氣去教育孩子,因為這樣容易引起孩子的仇恨值,讓孩子的怨念不斷增加,并在叛逆期的時候爆發出來。
4、和孩子進行平等的交流。要讓孩子知道家長和自己也是平等的,同樣有自己的權利。由于孩子的經驗不足,在一些問題上家長更有權力做出最終的決定。
也就是說家長與孩子在平等交流的基礎上,還要有一定的權威性。雖然家長的權威無形中造成與孩子之間的距離,但相對也培養出了孩子獨立的個性。
5、引導糾正。當聽到孩子說臟話時,不要立即糾正,先回避沖突。忽視掉孩子的臟話,先冷靜下來,把注意力放在真正的事情如何解決上面,而不是情緒上。
解決問題才是真正的目的,孩子的臟話更多的是表達他的情緒,那他為什么有這種情緒,是哪里出現了問題,想清楚后,可以平靜地同孩子交談,一起解決問題。等到商定好了解決方案,再告訴他,不喜歡他剛才表達的方式,提醒他以后不要再這么做。
避免孩子出現不尊重父母的方法
1、尊重孩子。當要求孩子做某件事或者改變某種行為之時,一定要征求孩子們本身的同意,如果孩子不愿意做,那么父母要以詢問的口吻來教育孩子或者詢問孩子,這件事你想怎樣做才好,如果按照孩子所說的做成功了,他會高興,同樣在孩子心理也會覺得父母很看重他、很尊重他。
2、改變教育方式。在和叛逆期的孩子相處時,父母千萬不要和孩子硬碰硬。要改變自己的教育方式,在孩子做的好的地方及時給予孩子鼓勵,孩子做錯了千萬不要打擊孩子,要寬容孩子的錯誤。
做一個善于改變,善于學習的家長,對孩子的叛逆行為做到心中有數,接納孩子的不完美,相信孩子的叛逆問題只是成長過程中的問題。
家長在平時該如何跟青春期孩子相處
尊重孩子的隱私。青春期的孩子喜歡被當成大人對待,因此,父母應該給孩子一些空間,允許他們保有自己的隱私。
例如偷聽孩子打電話,偷看孩子日記,或者是上網看孩子的留言等等,這些行為美其名曰是為了了解孩子,事實上,家長做了一個很糟糕的示范,這往往是破壞孩子對家長信任度的罪魁禍首。
以身作則。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要注意自己平時的言行舉止,平時對待自己的長輩時是否有頂嘴、不尊重的行為,所謂言傳身教,就是你一定要做好孩子的榜樣。這樣孩子才會有樣學樣,也能做到謙遜、有禮貌,懂得尊重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