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是孩子學習的重要時期,同時也是他們成長的關鍵時期,因為這個時期的孩子正值青春期,雖然他們會做出一些奇怪的行為,但只要家長能給予他們正確的指導,就能讓孩子健康成長。
高中生叛逆期的孩子怎么去勸說
1、不談學習。對于高中生來說,學習很重要,我們應該對孩子的學習情況有所了解,但不需要每天每時每刻與孩子討論的話題就是“學習”。家長或許是想著借問“學習”的名義關心孩子,但這種關心只會換來孩子的煩躁與逃避,會更加拒絕與我們溝通。
我們與孩子之間的話題不只有“學習”,或許孩子不愿意跟你講自己學校里的事情,我們可以主動向孩子說說自己工作上的趣事或煩惱,偶爾聽來的八卦。
只要你愿意去傾訴,讓孩子感受到被需要,他就會把你當做自己的朋友去傾聽,而這種做法也會成為拉近與孩子的距離關鍵因素。
2、充分理解孩子的心理。家長要注意多學習關于青春期的叛逆心理知識,充分了解到這個時期孩子的心理特點,可通過了解其表現的潛在因素,從而避免無端的指責,給予孩子更多的關懷和關愛。
3、走進孩子內心。解決問題,要從根源上找方法,一味打壓表面上風平浪靜,其實根本不能杜絕問題的再次發生。要想改正孩子的錯誤,要走進孩子的內心,了解孩子內心的真實想法。遇事多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問題,做到多溝通,才能實現愉快教育。
4、正面引導少指責。大多數孩子的叛逆行為來自于指責,過度的批評導致的結果就是不斷積累的怨氣。家長總以為批評是一種激勵,可往往會變成一種家常便飯。
引導不是命令也不是指責,是通過提問的方式,將孩子的想法引導在正確的方向上,這種提問應該相對溫和,不要強迫更不要自問自答。
5、學會傾聽,減少叛逆期隔閡。我們要學會傾聽,讓孩子能夠感受到被關愛,被重視,但前提需要有足夠的耐心和細心,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緒,不要一味向孩子輸出想法和觀點,卻否定孩子的想法,反駁孩子的觀點。
好的傾聽態度,一定是“求同存異”,只要大方向沒有問題,就算與我們想法相違背也沒有關系,去做好回饋,才能走進他的內心。
孩子步入高中之后,家長該怎么做
很多家長看不見孩子的成長,總是把他們當做不能自理的小孩,于是對孩子大包大攬,當他們想做一件事情的時候總是以各種理由阻止,歸根到底就是不能完全信任孩子,無法卸下自己的控制欲。
我們常說“信任是一種力量”,給予充足的信任,孩子會更有安全感,會更加自信,會更愿意堅持自己的目標。而不信任、不肯放手,就會得到一個容易自卑,缺乏擔當,優柔寡斷,沒有獨立性的孩子。
孩子上了高中,進入青春叛逆期,自我意識增強,很有自己的想法和主見,他們會有一種莫名的自信,并樂于去為了一些想法而付諸行動。
只要他們的想法在大方向上沒有問題,那就沒必要糾結一些細節,放手讓孩子去做,即便受挫跌倒,也是寶貴的經驗,我們只需要相信孩子,并適當地給予支持和鼓勵即可。
改善親子關系的方法
了解孩子的情況對于家長來說非常重要,家長應該關心孩子的內心世界,并讓孩子知道自己被理解和關愛。
家長可以通過和孩子聊天、關心孩子的學習、生活、朋友等方面來了解孩子的情況,并與孩子一起探討解決方案。同時,家長應該尊重孩子的想法和選擇,盡可能地給予孩子自主選擇和決策的權利,更好地幫助孩子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