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逆期前的孩子和進入叛逆期的孩子簡直是判若兩人,而且還特別難以相處,總對父母產生敵對情緒,喜歡處處跟父母對著干。但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家長一定要合理引導。
怎么樣教育好一個叛逆的孩子
1、父母要冷靜。叛逆期的孩子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但父母作為成年人,一定要控制好情緒,不可對孩子大發脾氣,只要等自己冷靜下來后,才能更好的去說服孩子,讓孩子意識到自己哪里做的不對。而且,能控制好情緒的父母,孩子一般也比較認可。
2、與孩子換位思考。青春期孩子有叛逆思想是很正常的,家長也經歷過那段時間,所以在孩子出現叛逆想法的時候,家長要換位思考,去了解青少年心理,想想孩子為什么會有這種想法?產生共鳴后,便能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了。
3、尊重、傾聽,去信任。對于叛逆期的孩子而言,他們的關鍵詞之一就是“成長”。成長意味著獨立、自主,意味著自我意識和獨立意識越發強烈,更希望被尊重、認可、肯定。因此對于這個時期的教育問題,我們應該更重視如何去尊重孩子,與孩子共同成長。
4、培養信任。通常信任與尊重是相互的,缺乏信任便不足以發自內心的尊重孩子,不尊重孩子,他們也不會發自內心的相信我們。諸如情感上的漠視,總愛指手畫腳,毫不關心孩子的內心想法,只想讓孩子聽話懂事等,都是消磨信任感的重要原因。
要培養信任,要從小事做起,言而有信,不戲言,不輕易許諾,答應的要做到,不會為了某些事情而敷衍、糊弄孩子。要給予信任,相信他們,不隨意質疑,不隨意給孩子貼標簽,懂的道歉,給他們樹立值得信賴有擔當的形象。
5、設定明確的規矩和界限。雖然我們要給孩子足夠的自由和空間,但是也不能放任他們的行為。家長應該設定明確的規矩和界限,告訴孩子哪些行為是不被允許的,并給出相應的懲罰措施。同時,我們也要給予孩子足夠的獎勵和表揚,讓他們知道自己正確的行為得到了認可和贊揚。
如何跟孩子建立信任感
1、說話算數,答應孩子的事情不要臨時反悔,即便沒做到也要坦誠告知孩子原因,減少孩子對我們的失望。
2、抓大放小,凡事不要太敏感,在不影響他人,不違背道德法規的前提下,一些我們看不慣的叛逆行為可以適當的包容,比如奇裝異服,特立獨行等孩子過了這個時期就會慢慢收斂。
3、放平心態,給予認可,孩子不論成長到哪個階段,永遠是和自己在比較,家長要放平心態,看見孩子的閃光點,給予足夠的認可,發掘孩子的興趣愛好,為其創造更多機會。被接納、被認可、被承認的孩子,會變得自信,會更加信任自己的父母。
孩子的叛逆期,家長該如何管教
家長們提及叛逆期,總會感到無比的焦慮,孩子判若兩人,確實讓一些家長難以適應,但轉念一想,“每個孩子都會有叛逆期”。
這是一個成長的心理過渡階段,是蛻變成大人的重要節點,他們開始用自我意識和獨立意識,去思考,去發聲,去挑戰權威,若家長沒有做好準備,則很容易被其牽著鼻子走,因此要及時轉換心態,用正面情緒影響孩子。
叛逆期間的成長非常重要,與其與孩子不斷拉扯,不如學會放手,放手不是放任不管,而是允許孩子做自己該做的事情,不要大包大攬,要培養他的獨立能力,更要給予他堅實的依靠,多肯定、鼓勵、幫助,才能讓他真正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