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慢慢的進入了叛逆期,此時的孩子會出現不聽從大人的勸說,行為不受控制,叛逆的行為,此時家長應該尊重孩子的個性,與孩子建立良好的關系,與孩子溝通,緩解孩子的叛逆行為。
對一個叛逆期的孩子怎么去教育
1、控制情緒。很多家長教育叛逆期中的孩子,會跟孩子硬碰硬,經常是一言不合就打罵,這樣做只能起到相反的結果。本身這階段的孩子脾氣就沖,所以家長一定要控制自己的脾氣,不然兩個暴脾氣上來一定是一點就著。家長可以耐心的聽孩子發牢騷,等他說完之后再好好和孩子說。
2、理解孩子。有時候家長和孩子的主要矛盾是父母不了解孩子不尊重孩子,家長很少站在孩子的立場去思考問題,解決問題,而是全部按照自己的意愿來做,這也是矛盾激化的主要原因。尤其是當前的非常時期,家長更應該理解尊重孩子,尊重孩子的每一個選擇,并且設身處地的站在孩子的角度去對待他們。
3、不要任由孩子發展。有些家長對于不聽從管教的孩子采取一種破罐破摔的極端方式,這是非常嚴重和非常錯誤的。本身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如果連家長都放棄了話,那么孩子的未來就變得無限向壞的方向發展,甚至走上不正確的道路。這階段的孩子本身就缺乏安全感,因此家長要給孩子更多的愛。
4、權力下放。叛逆期的孩子渴望自由,渴望獨立,這時候的他有強烈的主見,所以家長可以酌情的進行權利下放,讓孩子行使更多的權利。不過需要注意的是,下放的權力必須在自己的可控制范圍內。
5、不窺探孩子隱私。在叛逆期的孩子是脾氣最容易暴躁的時候,而且這時候孩子的占有欲隱私欲極強,家長切記不可在這一階段翻看孩子的隱私,每個人都有秘密。孩子也不例外,尊重孩子的隱私。這樣的話孩子心中的壓抑和各種負面情緒,能夠得到很好的釋放,對于走出叛逆期有著很大的幫助。
孩子叛逆的原因
父母與子女缺乏雙向交流,產生思想矛盾。隨著子女的成長,獨立意識漸強,要求有自己的處事方式,不希望受到過多的管束。而某些家長出于對子女的保護,什么事情都替孩子包辦,這樣女的渴望獨立與家長不恰當的好意關心,就會產生思想上的沖突、矛盾。
或許有些家長因工作繁忙,很少與子女談心,進行思想交流,只是定下一些嚴格的規定來約束限制子女的行為。因此子女與父母缺乏交流,就容易產生叛逆心理和叛逆行為。
家長認識上的錯誤,造成教育方式不當。一些家長缺乏普通的心理學常識,對子女教育急于求成,方法簡單粗暴,經常無視子女的自尊心和心理承受能力。
如何和叛逆期的孩子溝通
1、耐心傾聽孩子。當孩子不聽管教時候,不要開口就罵孩子,應該多了解孩子的想法,想辦法幫孩子解決問題,當發現孩子也有對的一方面,應該控制不良的情緒,學會尊重孩子,不要總是用命令的語氣跟孩子說話,給孩子也有表達自己想法的時候。
2、多了解孩子。在工作之余,家長一定要抽出時間來與孩子溝通,與孩子、孩子的老師進行多些溝通,全面把握孩子在學校和家庭中的表現,對孩子了解得透徹,也好解決問題,當孩子真有不聽話的時候,也知道如何去引導孩子。
3、與孩子講道理。除了平時的告誡之外,家長也要在實際的情境中教導孩子-定的道理,讓孩子試著從別人的角度去思考問題,真正明白自己的行為會如何影響他人。對于解說道理的方式,則可依孩子的年齡來選擇講解的深度,特別小的孩子可以運用講故事的方式來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