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步入叛逆期之后,其心理和生理方面都會發生很大的變化,尤其是青春期的女孩子,如果家長引導不好,那孩子很容易誤入歧途,所以為了孩子今后的發展,家長一定要積極引導。
12歲女生叛逆期怎么管教
1、冷靜的處理。孩子不太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緒,當她對大人的管教不服氣時,情緒可能會比較激動,會有一些過激的言語和行為,這時面對叛逆期孩子,家長首先要控制住自己的情緒,可以先把問題先放一放,再想辦法控制住孩子的情緒,孩子的氣來的快去的也快,等她心平氣和之后再來和她講道理。
2、以同理心和孩子交流。每個孩子都會經歷青春期,作為父母的我們也一定在青春期有過叛逆行為,那么可以和孩子分享一下,自己當年的經歷,以一個朋友的身份,只分享不說教,才能拉近與孩子的距離,如果每天都居高臨下的指責,孩子也會聽膩,反而會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到頭來弄得兩敗俱傷。
3、對孩子予以理解和尊重。當孩子慢慢長大后,孩子就會變得有自己的想法,開始渴望獨立自主。如果家長還是向以前一樣用對孩子進行嚴格的管控,對孩子發號施令,要求孩子對自己言聽計從。
這自然就容易讓孩子感覺自己沒有被尊重,自然也就會去反抗自己的家長。鑒于此家長需要去改變自己的教育方式,對孩子予以理解和尊重,避免加深孩子叛逆的程度。
4、尊重孩子的獨立空間。青春期的孩子需要足夠的成長空間,很多時候她們也許并沒有藏著秘密,她們只是想自己的生活不被窺探,想有自己的小小空間和狹小天地。
所以家長不要總是為了掌握孩子的信息就去偵察情況,去翻看孩子的東西,讓孩子的隱私暴露無遺。家長應該正面詢問,仔細聆聽,光明正大和孩子交談,而不是疑神疑鬼。
5、家長要站在和孩子平等的位置教育孩子。叛逆期的孩子希望平等的交流,她們會對父母一副高高在上家長的形象,感覺到非常的反感。家長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越是一副唯我獨尊的樣子,孩子就會更加的叛逆,所以在與孩子交流的過程中,應該適當示弱,放下家長身段。
12歲孩子叛逆的原因
1、孩子對父母不滿意。如果父母什么事都不讓孩子發表自己的意見,孩子就會認為父母不平等、不尊重。如果是父母不能經常和孩子在一起的話,在缺少父母關愛的情況下,孩子就會逆反來表達自己的不滿。
2、父母不允許孩子犯錯誤。有的家長追求完美,要求孩子十全十美,不允許孩子犯錯誤,孩子一犯錯,家長嚴厲的批評,造成孩子心理受傷。
3、自尊心過強的逆反心理。自尊心是一種嚴格要求自己希望得到她人尊重的積極心理,缺乏它就會缺乏自我要求和上進心。但過度自尊往往會形成逆反心理。
青少年隨著年齡的增長,對家長的話不再像孩子時那樣言聽計從,她們渴望自己解決事情,擺脫成人的管束,她們不滿足于傳統的教育方式,不滿足教師家長的說教,有時表現出不聽不信,過于任性甚至公開與教師、家長作對。
跟青春期孩子溝通的注意事項
家長要少嘮叨。12歲女孩子進入叛逆期后,有自己的主見,家長不要過多的干涉,就陪在她身邊,能讓孩子做到的就要讓她自己做,但當孩子犯了原則性錯誤時,一定要嚴肅對待。做家長的一定要記住,管孩子不能始終一個強度,大多數時候慈愛,偶爾的發怒才有用。
不把想法強加給孩子。12歲孩子的自主意識顯著增強,對很多問題都有自己的想法,而且想方設法要按照自己的想法做。如果父母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孩子,就會與孩子產生強烈的對抗情緒,不僅不能說服孩子,還會導致非常嚴重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