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男孩還是女孩,在步入叛逆期之后性格都會發(fā)生巨大的變化,尤其是男孩子,常常為了爭奪權利,而處處挑戰(zhàn)父母的權威,甚至還做出許多觸碰父母底線的行為,讓父母無從管教。
叛逆的男孩怎樣教育
1、充分理解孩子的叛逆期表現(xiàn)。叛逆期的男孩子:脾氣暴躁、存在逆反心理、個性強烈、以自我為中心、愛表現(xiàn)喜歡出風頭等。
這些都是叛逆期男孩常常表現(xiàn)出的狀態(tài)與表現(xiàn),對于這些狀態(tài)表現(xiàn),家長可以給予充分的理解,每個孩子都會經(jīng)歷一段叛逆期,只不過有的明顯,有的不明顯。
此時我們應該從這些狀態(tài)中,找到一些值得鼓勵的閃光點,并加以引導,例如孩子愛表現(xiàn),可以根據(jù)孩子的特長,創(chuàng)造更大的舞臺和機會。
2、尊重孩子的特性,不要總是打擊批判孩子。有的家長面臨孩子的頂嘴、不聽話等十分憤怒,覺得不馬上糾正孩子,孩子就有可能變壞。因此采取強硬措施,非打即罵。家長要尊重他們的特性,不要老是用自己的眼光評判他們。
3、多跟孩子進行平等的交流,做他們知心朋友。青春期的孩子最煩家長嘮叨,和以長輩的身份批評教育自己,所以家長一定要放低姿態(tài),不要老是以長輩的身份壓制孩子。跟孩子進行平等的交流,以朋友的身份勸誡他們,將他們引上正途。
4、尊重孩子的需求。孩子到了叛逆期之后自我意識會不斷發(fā)展,渴望和別人不一樣,父母應該尊重孩子的需求。孩子長大之后,不可能會完全接受父母的建議,父母不應該對孩子過于干涉,而是應該鼓勵孩子說說自己這樣做的理由。
5、包容孩子的不成熟。雖然孩子有了獨立意識,但不得不說,他的生活歷練和思想還很不成熟,也難免做一些出格的事。
我的建議是,如果不是原則性的,或者可以造成重大損失和傷害的事,就算家長明知道他做的是錯的,是做不成的,也還是可以讓他去嘗試,因為他親身經(jīng)歷的錯誤和失敗,遠遠比家長的說教有用的多。
如何跟叛逆期孩子溝通
1、傾聽:盡可能傾聽孩子的想法、感受和意見,不要打斷他們,不要批評或評判他們的觀點,讓他們感到自己的聲音被聽到和尊重。
2、尊重:盡量避免批評和指責,以免讓孩子感到自己被攻擊。尊重他們的想法和感受,并且嘗試理解他們,這樣孩子才會更愿意打開心扉。
3、理解:盡量理解孩子的處境和壓力,包括學校、社交和家庭方面的壓力,這樣孩子才會感到被理解和支持。
4、消除障礙:如果溝通遇到了障礙,可以嘗試通過寫信、電子郵件或短信等方式,來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想法,這樣可以避免情緒激動和爭吵。
孩子進入叛逆期之后,家長應該怎么辦
孩子進入叛逆期后,不希望家長再把他們當作小孩子看待,他們希望平等的交流,渴望得到外界的尊重。作為家長的我們要及時觀察到孩子的情緒變化,嘗試改變相處模式,把孩子當成朋友進行聊天交流。
比如說,改變說話方式,從曾經(jīng)“你應該”、“你必須”等命令式的語氣,改為“為什么不”、“我們可以這樣”等帶有建議口吻的語氣。
比如說,改變聊天方式,當家長與孩子聊天的時候,家長總是不自覺輸出大一堆理論和道理,可是沒有人總喜歡聽別人說教。想要更加了解孩子,想要走進孩子的內(nèi)心,就要耐下心去傾聽他的聲音,去接納每一個與你理念相悖的意識。
建議家長在于孩子聊天的時候少說多聽,并及時觀察孩子的情緒變化,必要的時候給予一些情緒上的支持,鼓勵孩子繼續(xù)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