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很多家長都清楚粗暴的方式對孩子的影響,所以都會盡量控制自己的情緒,跟孩子好好說話,跟孩子講明道理,可是有些孩子無論家長怎么說就是不聽,反而還越來越叛逆。
小孩子說話不聽怎么教育
1、學會蹲下來跟孩子說話。我們每個人都渴望得到理解與尊重,雖然父母要樹立在孩子心中的威嚴,但是也不要忘了多蹲下來跟孩子說話,讓孩子知道你與他是平等的,他完全可以說出他內心真實的想法。
當父母與孩子做好足夠的溝通時,就不會存在孩子不聽話的情況,因為孩子即使有不同的意見也會及時告訴父母,就避免了產生矛盾沖突。
2、要讓孩子知道他是被理解的。孩子都渴望被父母理解,即使自己的想法是錯的,他希望從父母那里得到的也并不是責罵,而是父母能感同身受。
所以當父母覺得孩子不聽話時,先要告訴孩子,“我理解你不想這么做的心情”,然后可以問孩子,“能告訴我你不想這么做是為什么嗎?”,這樣,孩子放下抵觸的心理,自然就容易聽從父母的建議。
3、對孩子指令要明確。家長在對孩子發號施令之前,一定要想好孩子能聽懂的恰當說辭,給孩子一個具體而明確的指令,讓孩子知道怎樣做、如何做,這樣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
如果只是籠統地對孩子說,要趕快收拾玩具和書,孩子并不知道如何收拾,所以就直接堆在了沙發上。當媽媽具體地說把書放到書架上,把玩具放到玩具筐里,娃娃放回柜子上之后,孩子得到了明確的指令,清楚了目標,所以很快就完成了任務。
4、不要隨意打斷孩子的話。記住在和孩子交談之時,很多父母都應該去扮演一個傾聽者的角色。既然選擇做一個傾聽者就不應該隨意打斷孩子的話,不管孩子談話時說錯了什么,也都請你控制住自己的情緒,帶著性子聽下去。等他們說完之后,再教育他。
小孩子說話不聽的原因
1、處在情緒中。即使是成年人處于被情緒淹沒的時候,也是沒有辦法始終理智在線的,小孩子就更如此了,當他們處于情緒中時,也一樣什么話都聽不進去。
在孩子非常生氣時、遇到挫折時往往會崩潰大哭,這個時候,無論你說什么都是不好使的,只能等孩子哭完,這個勁兒過去了才行。
2、父母的說話方式不對。生活中我們經常可以聽到一些父母總是喜歡用命令的口吻指使孩子做事,或者很強勢的告訴孩子不行,而且不給出理由,使孩子失去了和自己平等對話的權利。這樣就會壓制孩子表達想法的積極性,讓孩子越來越不愿意說,然后也越來越不愿意聽。
家長該如何正確教育孩子
有效的溝通。講道理是最好的方式,可以培養孩子安靜傾聽的習慣,建立良好的溝通,也能糾正他的錯誤行為,但需要講究一定的技巧。
成人與孩子之間的溝通大多只是協商、懇求、嘮叨。我們會發現,和孩子溝通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但是也不要輕易打孩子、罵孩子。孩子和成人一樣,也需要自尊心。
教孩子承擔責任。如果孩子做錯了,就要鼓勵他勇敢地承擔責任。家長和孩子一起彌補過失,能讓孩子學會如何承擔責任。
此外,在批評過程中,可以允許孩子對事件作出解釋,但也要讓他明白,解釋不是為了推卸責任,而是讓他知道自己錯在哪里。批評本沒錯,讓孩子知道界線,知道對錯,才能幫助孩子成長。
給孩子足夠的時間成長。成長總是需要一個過程,有些錯需要時間慢慢改正,作為家長的我們不要心急,耐心點給孩子發現錯誤并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