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進入青春期之后,會做出各種各樣奇怪的行為,比如叛逆、厭學、早戀、打架等等,如果家長能給予他們正確的指導,那孩子將會得到更好地發展,反之,孩子很容易誤入歧途。
16歲的孩子不聽話怎么辦
1、保持自己的頭腦冷靜。孩子叛逆,父母一般會不滿,一般會用自己的權力來壓制孩子。其實,此時的父母,應該提醒自己,保持冷靜,等孩子冷靜下來再去進行溝通。孩子叛逆時,言語和行為會猶如暴風雨,不懂得控制自己,但父母是成年人,應該懂得何時該保持冷靜。
2、注意態度方式。最好的家庭教育,大概是既能做到與孩子有效的交流,還能讓孩子樂意與父母溝通。而大部分父母,讓孩子拒絕溝通,這問題就出現在父母喜歡強令限制孩子,并沒有把孩子放在一個平等的位置上,導致孩子越來越叛逆。
3、尊重孩子的個性。每個人成長環境不同,個性特點也有所差異。有的孩子個性溫和,有的孩子內心非常堅強。如果孩子個性敏感易怒,家長要多聽聽孩子的想法,給予他們足夠的尊重與自由,千萬不要“硬碰硬”,這樣會使親子關系變得更加融洽。
4、重新認識孩子,了解他的世界。很多時候,家長往往過多關注和督促孩子學習,這種單一的溝通無法讓孩子開啟心扉。若要孩子接納,家長應和孩子聊他的生活狀態、感興趣的事。即使孩子不愿意分享,家長也應支持孩子去做感興趣的事,從而真正了解他的生活狀態。
5、主動與孩子溝通。這個年齡段的孩子覺得很多事情是自己的隱私,往往不太愿意與家長和老師交流,所以,家長和老師要主動與孩子溝通交流。
但是,家長和老師必須不斷提醒自己,跟孩子交流的目的是為孩子分憂,而不是跟孩子爭執。尤其不能用居高臨下的態度對孩子進行指導,而是要以商量的口氣向孩子提出建議。
6、給孩子支持和鼓勵,和孩子成為朋友。應該多給支持和鼓勵,學會和孩子做好朋友,才能讓孩子把自己的心里話告訴父母和家人,無論任何時候來自于家人的鼓勵和支持,都是成長的最大動力來源。
16歲孩子叛逆的特點
一:自我意識更強烈。反抗期的孩子們,已經有了自己獨立思考和判斷事物的能力,這時的孩子在人生觀和價值觀方面已經有了初步的形成,孩子們眼中的世界和家長有著很大的區別。這時如果家長們去人為干涉孩子的想法和做法,往往會發生親子矛盾和沖突。
二:經常與家長“南轅北轍”。你說東來我偏要向西,這樣的行為特點,往往讓很多家長非常惱火,本來家長認為孩子不能這樣做的事,現在想好心勸孩子不要這樣做,可是孩子呢?偏就不聽,偏就我行我素。
三:行為標新立異。叛逆期的孩子們,常常是喜歡追求潮流的一代,這點往往讓家長非常難于接受。比如在電腦和網絡應用上,家長越是擔心孩子們迷戀網絡,耽誤學習,越是想制止孩子們,可是到頭才發現根本阻不住這個口子,就像對待洪水猛獸一樣。
如何跟16歲孩子溝通
溝通時站在孩子的角度。家長要學會與孩子平等交流,溝通的時候要站在孩子的角度上想問題。這樣不僅能避免一些矛盾的產生,還能更好地引導孩子說出他們的心聲,進而使雙方的溝通更加順暢,孩子也會更易于接受家長的建議和勸解。
融入孩子的世界。不要因為怕孩子的興趣影響他的功課而厲聲禁止,而是跟孩子討論下他們喜歡的電子游戲、動漫明星,在融洽的討論中再適時以合理的方式,提醒孩子什么是該學的,什么是不該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