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于叛逆期的孩子,總會做出各種讓父母生氣無奈的行為,比如跟父母頂嘴,跟他人發(fā)生沖突、打架等等。對于這種情況,家長一定要保持冷靜,然后采取適當的方法多多引導他們。
叛逆期的孩子要怎么辦
1、不要對孩子的無理取鬧予以積極回應。當孩子因為自己的某種要求或愿望,沒有得到滿足而大哭大鬧時,家長千萬不要一時心疼而繳械投降,而是要溫柔而堅定地堅持自己的原則,疼愛孩子但絕不溺愛孩子。
因為一旦讓孩子在自己哭鬧,和大人滿足要求之間建立聯系,認為哭鬧可以達成自己的目的,他們便會把哭鬧變成一種手段。
2、讓孩子自己嘗試做決定。叛逆期的孩子實際上有一個心理就是認為自己已經長大了,能夠自己去做一些決定了,但是他們這種心理在家長眼里就是不聽話、叛逆的表現。
有時候家長也要打破常規(guī)教育的魚缸,讓孩子的成長多一種可能性。也許你多讓孩子嘗試做決定,他就不會對你的決定出現違背或者是不執(zhí)行了。家長要把叛逆期的孩子當成一個平等的人對待,而不是一副自己就是真理的姿態(tài),這樣孩子也不會做出太多叛逆的行為。
3、收起你的嘮叨,有效溝通。叛逆期的孩子是最煩家長的嘮叨的,尤其是很多媽媽比較愛嘮叨,但是自己又不自知,或許家長本身的話也并不多,但是當孩子比較反感時,也就應了那句老話,話不投機半句多。
這時家長就需要改變自己與孩子的交流方式,看看問題出在了哪,最好從自己身上找原因,那樣才是解決問題該有的態(tài)度,也是最佳方式。
4、對孩子有信心。尤其在學習上,要鼓勵孩子獨立地去完成學習任務——不要去充當孩子的拐杖,不要讓孩子過多地依賴父母、長輩。家長在初中生家庭教育時,要為孩子創(chuàng)造一個比較寬松的環(huán)境,讓孩子自由發(fā)展,及時表揚和肯定孩子的優(yōu)點和長處。
5、講究方法。對于叛逆的孩子要講究方式方法,要疏導不能打壓,要溝通不能命令,要尊重孩子,管好大方向,逆向思維尋求共同點。
叛逆帶來的影響
1、影響孩子成年以后的性格。當孩子進入叛逆期的時候,無論是哪一個階段的叛逆期,都是他們獨立的自我意識開始日漸增強的一種表現。
他們想擺脫父母定制的規(guī)則,希望能夠自己做決定,有一種逆反的心理,如果說父母在這個時候沒有進行正確的引導,容易讓孩子產生莽撞和倔強的性格,甚至養(yǎng)成一種批判性的人格。
2、惡化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孩子叛逆的時候,他們常見的表現就是不聽大人的話,喜歡和長輩或者父母對著干,有非常強烈的獨立自我的意識。
他們會認為父母不理解她們,會覺得自己很孤獨,由此帶來的就是爭吵,而這種爭吵也會影響孩子和父母之間,甚至導致家庭成員之間相互的關系,讓家庭氛圍變得糟糕,影響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
教育叛逆期孩子需要注意什么
1、禁止打罵。有些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喜歡使用武力手段解決,覺得方便快捷。但這樣會加重孩子的叛逆心理,而且后面修復關系的時候會很難。打罵只會讓孩子有樣學樣,甚至提前孩子的叛逆期,也會傷害孩子的心理。
2、不要干涉孩子太多的事,多給孩子一些自主權。孩子已經對世界有了初步認識,所以有自己的想法也是正常的,所以當孩子想要去做某件事時,盡管這件事可能不太正確,家長也一定不要干涉太多。讓孩子自己去實踐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因為他在探索的過程中收獲的都是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