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家長都會遇到這種情況,自己的孩子不管是做什么事情,總是喜歡磨磨蹭蹭的,沒有一點時間觀念,最明顯的表現就是,一個小時的作業能夠寫到很晚,對于孩子的這種拖拉磨蹭現象,家長應該怎么引導呢?
孩子拖拉磨蹭是什么原因
1、時間觀念不足。對于年紀比較小的孩子來說,他們在時間上的認知是非常薄弱的,雖然都知道幾點鐘,但對于十分鐘、半小時、一小時的時間長度到底有多長。所以,時間觀念不足的小孩在做事情上往往都會有拖延的問題,因為他們對時間的感知和體會不深,根本就沒意識到自己在浪費時間。
2、自控力不足。小孩子在心智發展上往往還未成熟,所以在日常的行為中往往都表現出自控力不足的情況,而學習、做作業這些事情上往往就需要有足夠的自控力來支撐才能完成。在自控力不足的情況下,孩子拖延的問題就會顯現出來。
3、專注力太差。很多小孩在剛剛上學的時候,很多學習的問題往往都是由于專注力太差導致的,專注力差的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就很容易因為周圍的一些影響而走神。做著作業不一會就會被別的事情所吸引,而這種頻繁的走神,就會導致本該做的事情越來越拖延。
4、做事興趣度低。家長們會發現孩子在做不同的事情上,拖延的情況也是有所不同的,比如孩子出去玩、吃東西的時候就完全沒有拖延的毛病,反而在學習上會表現出非比尋常的拖延問題。這背后其實就是孩子對做事情的興趣度不足,自驅力低下,導致孩子的行動力下降出現拖延的問題。
孩子拖拉磨蹭怎么辦
第一、強化孩子時間觀念。一個孩子的時間觀念差,才會在生活和學習中,經常做事喜歡拖延。他們平時學習上做作業慢,生活中做其它事情也喜歡拖拉,慢慢悠悠的。
因此,家長要在平時的生活中,幫助孩子強化時間觀念,在做任何一件事情的時候,必須規定時間完成。而這些事情必須在生活和學習中方方面面都要有所體現,包括吃飯、學習,哪怕是洗澡,也都有提醒孩子,要在規定時間完成。
第二、幫助孩子養成制定計劃的好習慣。單純的只是規定時間去做事情,對于已經有了拖延的孩子,可能有一定的困難。作為家長,要引導孩子做事情時,要學會制定計劃,養成有計劃做事情的習慣。
這種習慣可以首先從學習中養成,比如在每天的學習中,從早晨上課到晚上睡覺,都要有一個每日計劃,這樣可以讓孩子在學習的時候,會有一種緊迫感。
而這種計劃可以延伸到每周計劃、每月計劃甚至每學期計劃,這些計劃盡量詳細,對于一個階段,要有時間和對應的事件。在制訂計劃時,要將不同的任務按照輕重緩急,進行詳細分類,便于日常處理時,做到心中有數。
如何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
1、說到做到,一定要嚴格執行。總有些時候,我們雖然給孩子制定了計劃,但在施行起來的時候,孩子總會和父母“討價還價”,這個時候父母一定要嚴格執行制定的計劃。
比如:和孩子商量好完成作業才可以出去玩,當孩子總不堅持不下去時,可能會和父母“商量”可以不可以寫一段作業,玩一段時間?這個時候父母一定要嚴格執行自己制定的計劃,只有持之以恒,孩子才能慢慢形成習慣,做事有條有紊。
2、讓孩子知道時間的重要性。孩子還很小,對于時間沒有一個概念,不知道半個小時是多久,一個小時是多長。這個時候,父母在平常就要鍛煉孩子的時間觀念。比如:孩子早上刷牙洗臉,和孩子約定好十分鐘洗漱完畢。
這個時候父母要從孩子進入洗漱間開始計時,直到時間結束。慢慢的,孩子就可以感覺到十分鐘是多長時間,做任何事的時候就會具備時間的概念,提前有自己的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