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們總是搞不清楚為什么孩子到了叛逆期的之后,就仿佛“惡魔”一般,特別是不少孩子十分的憎恨母親,親子之間就像仇人一樣,讓媽媽一度寒心;那此時又該如何處理呢?
對待特別叛逆的孩子怎么辦
1、保持足夠的耐心。許多爸爸媽媽在與孩子交流時,總習慣于站在自己的立場和視點看待孩子,對孩子提出的問題缺少耐心與有用的傾聽。爸爸媽媽要耐心的做一個傾聽者,等孩子說完了之后給予引導,而不是從中打斷孩子,強加自己的主意。
2、尊重并理解孩子。當孩子不愿意和爸爸媽媽交流交流的時分,那或許是彼此之間出現了問題。爸爸媽媽對孩子真正的愛有必要以理解、尊重孩子為前提,不然就會成為最熟悉的陌生人,不要再凌駕于孩子之上,站在他的視點去看待問題,給他更多自主挑選的權利,愛孩子,就得理解并尊重孩子。
3、學會鼓勵孩子。孩子在叛逆期間是會遇到非常多的麻煩的,而且也會遇到很多煩心事,尤其是在面臨一些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時,會更容易放棄,所以家長在這個時候應該多鼓勵孩子,讓孩子不要輕易去放棄,時間久了是能夠幫助孩子信任家長,也能夠和家長去吐露出自己的心聲。
4、平等的態度去對待孩子。當孩子在叛逆期的時候,孩子會有獨立的思想,并不希望按照別人的期待去做事情,尤其是當家長提出一些決定性要求或者命令的時候,會更讓孩子反感。
孩子會認為自己已經長大了,有自己的想法,家長是不能夠要求自己去學習或者做一些別的事情,因為在孩子看來那些東西并不是自己在意的東西,所以家長一定要去尊重孩子,以平等的態度去對待孩子和孩子進行一個有效溝通。
叛逆期的孩子仇視母親是什么原因導致的呢
1、母親喜歡嘮叨。與父親相比,母親的愛更直接,作為母親自然而然地包攬了孩子的日常生活,事無巨細。我們關心他們的一日三餐,吃喝玩樂,還要追蹤學習成績。
正是因為如此,母親不厭其煩的嘮叨,沒有界限感的關心,都會讓孩子感到壓力和痛苦。很多時候,我們應該學會給孩子空間,讓他們自由翱翔。
2、教育方式不對。作為母親,從小到大孩子都是在自己的關心呵護下長大,我們也已經習慣了一如既往地包攬所有的事情。出門會囑咐他們注意安全,早點回家,交朋友也會指指點點,給出“自以為是”的建議,但我們忘記了是孩子總會有長大的那一天。
對于孩子來說,小時候母親是天,他們會選擇無條件的信任并且能夠做到唯命是從,但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有了自己的價值觀,會與媽媽有不同的想法。如果我們不改變教育方式,仍然習慣用怒吼和打罵的方式教育孩子,只會讓他們越來越討厭自己。
教育叛逆期的孩子要特別注意的問題
1、體諒孩子的難處。很多成年人都覺得孩子的生活非常美好,每天除了學習之外就沒有其他難處了,也不用操心其他的事情,其實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孩子雖然每天只需要學習就可以了,但是他們的壓力非常大,也有著自己的難處,我們盡量不要以成年人的標準去衡量孩子,將心比心才能真正了解孩子。
2、用行動感化。俗話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正常情況下,孩子每天接觸的就是我們,因此我們應該盡量以行動去感化孩子,千萬不要只是口頭教導孩子就可以了。
因為孩子也會考慮一些問題,比如為什么你只是說到卻不做到,但是你卻可以要求我,所以一定要把握一個原則,那就是先做到永遠比先說到要有效果。
3、直面青春期問題。受傳統思想教育的影響,很多孩子在面臨青春期問題的時候都羞于啟齒,其實這是教育的弊端,家長應該在孩子叛逆期的時候,合理的直面青春期問題,例如如果發現早戀的問題出現的話,那么應該合理的與孩子溝通,告訴他可以與女孩子保持一定的聯系,但是不可以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