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父母遇到了孩子跟父母動手的情況,家長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不要以暴制暴,而是應該第一時間制止他們,給予孩子一個正確的教育和指導。
打父母的孩子怎么辦
1、孩子出手,立刻制止。當孩子選擇出手的時候,我們必須要立刻禁止,我們不能讓孩子無緣無故的傷害別人。
講道理需要在制止孩子之后再去進行,畢竟救人先救火。只要孩子能夠不傷害到任何人,我們在對他們進行教育。平日里也要約束自己的孩子,告訴他們武力是不可能解決問題的。
2、耐心和孩子講道理。隨著孩子的慢慢長大,尤其是處于青春期叛逆期的孩子,已經不適合對他進行簡單粗暴的打罵教育方式了,過于激烈的方式反而會更加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起到相反的作用。
作為父母,應該耐心的和孩子講道理,站在他的角度開導他,不厭其煩的幫助他改變善惡價值觀,警醒他不能一錯再錯,走向深淵了。
3、教孩子同情心和愛心。沒有愛心的孩子注定不會善良,所以我們必須要讓孩子充滿愛心。讓他們去做一些善意的事情,降低孩子身上戾氣是非常有必要的。只要是父母多多做出關愛,讓孩子也懂得關愛,也懂得心疼別人,他們絕對不會對任何人大打出手。
4、幫助孩子控制情緒。年齡小的孩子不懂得如何管理、控制自己的情緒,這就需要媽媽的耐心幫助,如果是性格比較急的寶寶,媽媽更要保持耐心,盡量安撫或轉移孩子的注意力,等到孩子情緒穩定下來,慢慢告訴孩子怎么說、怎么做可以解決他想要解決的問題。
5、了解孩子的內心需求。年齡小的孩子動手打人,一般有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是想引起大人的注意,二是有某種需求。所以家長要了解孩子動手打人的原因后就要對癥下藥,想引起大人注意的,那么家長要給予更多的關心和關注。
有某種需求的,家長要耐心教導孩子用語言,或者合理的方式來表達,幫助孩子用恰當的方式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孩子為什么會動手打父母
1、過于溺愛。現在的孩子在家里都是掌上明珠,從小就寵著慣著,為了哄孩子高興,有些家長甚至拿孩子的手打自己的臉,慢慢的就成了習慣。2歲以后,家里人都覺得孩子小不懂事不是真打,就一直縱容孩子的行為。
2、模仿心理。6歲以下的孩子還在自我意識萌發期,在這期間有一個很重要的模仿期,會潛意識的模仿身邊的人和事,比如男孩子喜歡模仿“奧特曼打怪獸”,他們會把見到的很多人都看做是“怪獸”去打。
3、家庭不和睦造成的。夫妻不和睦的家庭,父母總是在孩子面前打罵吵架,不僅會讓孩子感覺到沒有安全感,經常帶有一種不安、急躁的情緒,而且還會讓孩子認為解決矛盾的方法只有吵架、打罵。
這樣的孩子會形成一種簡單粗暴處事心理,長大以后,遇事也不會靜下心來考慮理智的解決問題的辦法,而是選擇簡單的武力解決方式。
孩子經常動手打人會對自身有什么影響
1、發脾氣,對人不友好,性格孤僻,沒有人緣。經常動手打人的孩子,脾氣大,性格差,沒有人緣。長大后走向社會,性格孤立,人際交往、溝通交流能力會很差,會影響個人成長。
2、煩躁不安,一般沒有同情心,有時有武力傾向。這樣的孩子一般缺乏愛心,同情心,情緒上總是煩躁不安,嚴重的有武力傾向,走向社會后,做什么事都不會有耐心,做事情的成功率會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