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處于叛逆期的孩子并沒有那么可怕,只要家長能夠好好引導,就可以減少孩子叛逆行為的產生。但是有些家長卻一味地讓孩子聽從自己管教,導致孩子在叛逆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心理叛逆的孩子怎么教育
1、傾聽和理解。盡可能多地與孩子溝通,并嘗試理解他們的觀點和情感。了解孩子們現在在思考什么,有哪些主要問題,面對這些問題,孩子們有哪些擔憂和困擾,可以幫助家長更好地理解他們的感受,從而更好地教育孩子。
2、設定明確、合理的規則和限制。叛逆的孩子需要一定的結構和規則,這有助于他們建立自我控制機制。規則和限制應該是明確的、公正的,同時要符合孩子們的需要和潛力,通過與孩子的協商,讓孩子們更好地理解應遵循的規則和影響,從而接受它們。
3、認真思考孩子提出的要求。對孩子提出的要求匆忙答應而又反悔,會讓處于叛逆期的孩子很惱火,更難信任家長。有些家長習慣性否定,再與孩子談判,使孩子一開始就與家長對立。正確的做法是先告訴孩子我要認真考慮一下,然后再以孩子能接受的方式來回應。
4、尊重孩子。當孩子進入了叛逆期以后,性格是非常暴躁的,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一定要尊重孩子,要有耐心的了解到孩子內心的想法。當孩子做錯了事情,即使你覺得這件事他做的非常不對,但是也不能對孩子進行打罵,應該把正確的做法教給孩子。
5、以身作則,以實際行動影響孩子。家長就是孩子的一面鏡子,他的一言一行都有來自家長言行的投射,若是你無法忍受孩子叛逆期的某些行為,不妨看看是否是自己的情緒、心態、行事作風影響了孩子。最好的教育,不是苦口婆心的說教,“絕知此事要躬行”,歸根到底還是要付諸于行動,給孩子做個表率,才能起到教育的作用。
以身作則的背后,更希望家長們能夠做好“自己”,多關心一下自己,調整好心態,去不斷豐盈自己的內心,去處理好與孩子之間的親密關系,以積極的心態帶動孩子,與孩子共同成長。
孩子一共會經歷幾個叛逆
很多父母都以為,孩子是一夜之間開始叛逆。其實不然,孩子從小到大,會經歷三個叛逆期,只不過前兩個叛逆期,他們各方面能力都不太成熟,所以經常被父母忽略。
第一個:兩歲。誰能想到,兩歲的“小不點”就開始叛逆呢?可事實卻是如此,家有兩歲萌寶的的父母,應該深有感觸吧?孩子仿佛一夜間“長大”,開始用小大人的思維跟父母對抗。
第二個:七歲到九歲。和兩歲的叛逆期不同,孩子的思維能力,以及表達能力明顯提高幾個檔次。這一次的叛逆,主要表現在語言方面,父母還沒有開始教育,孩子們就有幾十句話再等著。
第三個:青春期。要說叛逆行為最嚴重的一次,那當然是從十二歲開始,到十五歲結束的青春期。只是,每個孩子進入青春期的時間不同,所以不能用時間當做衡量標準。這一次,孩子除了語言能力上漲之外,武力攻擊值也明顯上漲。
孩子叛逆的原因
父母過于溺愛,對孩子太過嬌慣。這類父母的嬌生慣養,導致孩子自認為任何人都是欠自己的,稍有不滿就會產生叛逆心理。
社會信息傳播,導致孩子被誤導。目前孩子接觸信息的途徑比較廣,但是辨別信息的能力較弱,因此一旦受到外界因素影響,也有可能變得叛逆。
過于嚴厲。直到現在,還有父母覺得“嚴師出高徒”,尤其是在孩子犯錯的時候,試圖用體罰、打罵來教育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