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階段的孩子是非常難以管教的,因為這個階段的會產生一定的叛逆心理,比如厭學,打架,罵人等等,但由于很多家長不知道該如何正確引導他們,從而導致孩子在叛逆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上初中的男孩怎么教育
1、注意溝通方式。初中的男孩正處青春期,常常情緒波動大,家長在教育孩子時不能再用命令式的說教或指手畫腳,這樣容易引起孩子的對立情緒產生逆反心理,而應放下架子,采用和緩的語氣和孩子交流。
2、不在原則性問題上遷就孩子。叛逆期的孩子容易犯錯,但對于一些原則性的問題家長不應持遷就的態度。大家要讓孩子明白錯在哪里,危害是什么,即使是不大的問題,家長也不能姑息,因為小事累積也可鑄成大錯。
3、要傾聽他們的聲音。平等地對待孩子,給他們發言權,傾聽他們的聲音,他們才會說出真實思想。如果大人不尊重孩子的想法,忽視他們的心聲,久而久之,他們會不敢對家長說真話,不愛與家長交流。
4、堅決。在與叛逆孩子溝通的過程中,態度要堅決,讓孩子知道原則問題不能變通。當然為了避免敵化,可以使用一些小竅門。
比如:在贏得目光接觸時允許沉默;保持嚴肅的目光接觸;說你想說的,但不要惡語相向;運用“我”而不是“你”的方式表達。只要家長的態度堅定而溫和,就沒有搞不定的叛逆孩子。
5、正面引導少指責。大多數孩子的叛逆行為來自于指責,過度的批評導致的結果就是不斷積累的怨氣。家長總以為批評是一種激勵,可往往會變成一種家常便飯。引導不是命令也不是指責,是通過提問的方式,將孩子的想法引導在正確的方向上,這種提問應該相對溫和,不要強迫更不要自問自答。
6、父母要充分尊重孩子的想法。有的父母不尊重孩子,孩子可能有個興趣愛好,父母就覺得是玩物喪志,沒有給孩子足夠的發展空間,事事替孩子做主。應該多問問孩子的意見,充分尊重并且支持孩子的想法,這樣和孩子才有共同語言,孩子才會聽父母的話。
初中的男孩會有哪些心理特征
1、強烈的獨立意識。進入初中后,往往大多數孩子不愿再任何事情都與父母商量,而是用自己的方式單獨來做。這時候,家長要自愿充當孩子的參謀,爭當綠葉。
雖然,孩子年齡還小,很缺乏處理問題的經驗。但在必要條件下,還是要盡可能的提供給孩子自我展現的平臺。很多做父母的,尤其是母親,總是怕孩子做不好,處處代勞。這樣,一方面會使孩子失去獨立思考的能力,另一方面,對孩子健全的人格成長也是極為不利的。
2、強烈的自尊心。每個學生都渴望被尊重,這正是他們自我價值認同的體現。他們表現渴望理解和寬容。中學生的典型特征是追求浪漫、放松、自尊、競爭的學習氛圍,他們害怕因為自己的幼稚和沖動被老師指責和嘲笑。
導致孩子叛逆的原因有哪些
批評。批評意味著你對孩子的想法、體驗、感受、價值觀,都是持否定態度的。孩子常常會把這些批評,當作是對他的貶損。一個經常被批評,感受不到愛的孩子,更容易變得叛逆。
威脅。威脅孩子,特別是威脅叛逆孩子,一點效果都沒有。還會讓孩子常常感覺到無能為力,并怨恨自己的父母,讓情況越來越糟糕。另外家長打斷孩子說話、挖苦、對孩子撒謊等行為,也會引發孩子的叛逆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