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家長會發現自己的孩子到了某一個階段,就會出現喜歡打人的現象,其實孩子出現攻擊行為是一種非常正常的現象,但是家長一定不能讓孩子把這種行為養成習慣,不然對孩子的影響會特別的大。
孩子總喜歡打人怎么辦
1、父母以身作則、規范自己的行為舉止。都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父母的一舉一動都會對孩子產生極大的影響。如今孩子年齡非常小,模仿能力也很強,因此家長的舉動就變得尤為重要。
如果說父母在孩子面前“動手”打人,或許做出一些極端動作的話,孩子耳濡目染,覺得動手打人是沒有錯的,以后也會模仿家長動手打人,這樣是非常不可取的。因此,作為孩子的“老師”,父母應該以身作則,規范自己的行為舉止,從思想層面對孩子進行正確地引導,這樣才能幫助孩子改正一些壞習慣。
2、讓孩子嘗嘗被打的滋味。孩子喜歡打人,是因為他們不懂道理,也不明白被打之人的感受。因此在必要的時候,家長可以讓孩子被打的滋味,讓他們感受一下這樣的委屈。
家長還可以給孩子科普一下動手打人的后果,比如和孩子這樣說“被打是非常痛的,就像生病了打針一樣痛”,讓孩子知道被打的感覺是非常糟糕的,孩子以后就不會隨意打人了。
3、教孩子用正確的溝通方式去處理問題。大多數孩子動手打人都是因為自身受到了委屈,加上年齡還小,無法將內心的感受完全表達出來,因此才會產生了動手打人的行為。這時候,父母應該耐心地引導孩子,了解孩子內心的真實想法,并教會孩子如何用正確的溝通方式去解決問題。
除此之外,作為家長也應該理解孩子動手打人的行為,因為對孩子來說,他的辨別是非能力不強,完全不知道自己的行為是不是正確的,而作為家長,應該用自己的力量去教導孩子,千萬別視而不見。
孩子總喜歡打人的原因
原因一:父母行為的模仿。在現有階段孩子的模仿能力達到頂峰,他們會對自己周圍所看到的任何事物進行一定的思索,同時利用自己的協調能力將這個動作完整地展現出來。
一部分父母長期遭受生活之中所帶來的壓力,很有可能和自己的對象吵架,在這個過程之中比較嚴重的也會打架,寶寶在一旁也變而然會看到這種情形。所以,對于那些長期使用武力不斷解決問題的家庭,他們的孩子出現愛打人情形也是比較頻繁的。
原因二:孩子自我意識的表述。對于孩子來說,在三歲左右的時候,他們的自我意識萌芽。也就是說,孩子已經認識到你、我、他,明白比較清晰的界限。除此之外,孩子也會進入動作敏感期,只有敏感期,他們希望通過自己的一些方式去制定規則,讓自己變得極其安全。
所以,一旦別人破壞了自己的安全感,就會遭受了他們的打擊報復,而這時候打罵是人本身最為直接的動作,自然而然就會被孩子運用。
原因三:孩子表達情緒的方式。或許在孩子一歲左右的時候,他們通過抓媽媽頭發的方式,去吸引父母的注意力,這絕對是無意識的。
但是在孩子慢慢長大之后,他們有些時候就會利用打人的方式,去表達自己的想法,我們并不能確定孩子是否清楚,打人對別人的傷害或許是有意識,或許是無意識,但一定是他們表達情緒的最佳選擇。
想要避免孩子出現打人想象,家長要注意以下這幾點
1、家長不能坐視不理。有些家長覺得打人無所謂,只要孩子沒受傷就行,甚至有些家長還覺得自家娃很“厲害”。首先必須意識到這種想法和做法都是不對的,孩子打人總歸是不對的,而且放任不管的話,可能會釀成更大的悲劇,所以家長真的不能坐視不理,一定要及時引導孩子。
2、不要用武力解決問題。當孩子打人之后,有些家長為了教訓孩子,還可能動手打孩子的,這是萬萬不可取的,而且通過這樣的方式,不僅可能達不到教育孩子的結果,還可能成為孩子模仿的對象,進一步加重他們的武力傾向。所以,不論如何,家長都不應該選用武力手段來解決問題。
3、找到原因,對癥下藥。當孩子打人的時候,家長先不要急著下結論,不要著急評斷誰是誰非,而是應該先弄清楚孩子打人的原因,或許是孩子先動手的,或許是被欺負之后才動手的,總之有許多種可能,家長要先找到原因,最后對癥下藥。這樣去處理問題的話,才能有效避免孩子下次再出現打人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