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校園欺凌已經成為了一個非常常見的問題了,如果你的孩子在學校受欺負了,回到家家長第一時間就是要安慰孩子,其次了解清楚原因,如果問題小,家長可以讓孩子自己去處理,如果孩子自己處理不了,可以求助老師,千萬不能讓這件事在孩子心里留下陰影。
孩子挨欺負了家長怎么辦
首先,媽媽們要安撫孩子的情緒。這是第一步,卻是很多家長容易忘記的一步。現實中我見過很多家長在發現孩子被欺負的時候,第一反應不是安慰正在哭泣的孩子,而是詢問發生了什么。其實孩子這個時候情緒特別激動,是很難準確描述出到底發生了什么,不如媽媽們先給孩子一個抱抱。
其次,詢問雙方孩子發生了什么事。之所以要兩個孩子都要詢問一下,并不是因為我們不信任自己的孩子,而是為了防止對方家長說我們偏聽偏信。而且在描述過程中,欺負人的孩子會進一步加固“我欺負人了”的記憶,從而容易產生愧疚感,我們也能從不同的描述中更確切地知道真相。
如果對方家長也在場的話,效果會更好,后續更容易互相協商。
再次,找到對方家長,要求道歉。對方只是個孩子,在家長不在場的情況下,我們若強硬要求道歉,很可能惹得對方哇哇大哭,到時候就會被對方家長以“大人欺負小孩”為由,惡人先告狀。所以一定要找到對方的家長,由對方家長去要求孩子親自道歉。
最后,雙方盡量和解。首先要強調一點,這個方法僅限家長和解態度特別好,并親自道歉了的,畢竟孩子年紀小,今天打了明天好屬于正常現象,作為父母我們不能和對方鬧得太僵硬。
如果對方是執意不肯道歉的家長,那媽媽們就說這是孩子們的事讓他們自己解決大人別插手,然后讓孩子揍回去即可。教會孩子被欺負時一定要反抗,有媽媽鼓勵,孩子也會更加有底氣。
什么樣的孩子容易受到欺負
1、缺乏安全感。這類孩子內心大多是脆弱、敏感、焦慮不安的,而且依賴性很強。在日常生活的圈子被欺負了,總想著爸爸媽媽幫自己解決,而在學校就依賴于老師。要么就是默不作聲,沒有反抗的意識和勇氣。
2、父母過度保護。這種孩子被欺負是因為父母把什么都做了,要知道,不給孩子自己處理事情的機會、鍛煉自己的機會,他就永遠長不大。
3、孤僻、沒朋友。這類孩子一方面成長環境不穩定,可能是到處奔波的狀態;另一方面,孩子性格內向、靦腆,不善于溝通、交朋友,沒有屬于自己的社交圈子。你會發現經常被欺負的孩子,往往是孤立無援的。
4、瘦小、體魄弱。瘦小、體魄弱是受欺負的孩子中最常見的,想打打不過,反抗也反抗不了,典型的“心有余而力不足”。其實,父母能做的就是增強孩子的免疫力,多鍛煉,讓孩子擁有一個健康的體魄。
家長如何避免孩子受欺負
1、幫孩子建立正確的物權意識。培養孩子“物權意識”,首先家長要讓孩子知道物品的所有權屬于誰,比如,家里哪些玩具、生活用品是他的,哪些是爸爸的,哪些是媽媽的。然后,在生活中不斷地進行強化訓練,讓他逐漸形成物品所有權意識。
2、學會說“不”。孩子在成長道路上,需要學會如何拒絕別人,不要一味地去滿足別人的要求,自己不愿意做或者不愿意分享的東西要學會拒絕。雖然,分享是中華傳統的一種美德,但是,分享的前提前是基于孩子本身是否愿意的基礎上。
家長要給他們灌輸“他自己的東西愿意給別人再給別人,不愿意給也沒有關系的”這種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