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孩子年紀的增長,他們所接觸的環(huán)境也在慢慢擴大,但由于孩子的意志不夠堅定,缺乏一定的是非觀,所以很容易沾染上一些不好的行為習慣,比如經常偷拿家里的錢。
孩子老偷拿錢怎么辦
1、和孩子進行溝通。面對這種情況的發(fā)生,家長的行為其實影響到了孩子以后的所作所為,一定要讓他認識到孩子和父母并不是親密無間的,有些東西雙方還是要保持著一些距離,這樣才能夠幫助孩子更好地去認識金錢,也會重新對待自己與父母的關系。
同時你也可以告訴他如果需要錢做什么事情,那么直接可以告訴父母。父母覺得合理,那么會給孩子零花錢使用。但是如果隨便拿錢的話,那么這種行為就會被人厭惡。這樣能夠讓孩子進一步的去理解到錢的價值,同樣也能夠明白錢是來之不易的。
2、給孩子講明這件事情的錯誤之處。其實孩子也是通情理的,只要父母明細的給他講明這件事情真正錯在哪里,又會對自身造成什么樣的不良影響,孩子才會很快就會明白其中的道理。
很多家長不分青紅皂白就痛打一通,會讓孩子因此產生一些抵觸心理,家長只有給孩子講明這件事情的錯誤之處,孩子才能知道其中的前因后果及具體的影響。要知道,家長只有讓孩子養(yǎng)成后果意識,才能夠杜絕下一次再犯此類的錯誤。
3、定時定量給孩子零花錢。當孩子學會偷拿錢的時候,那么也就意味著他對于支配金錢有著一定的渴望,想要獨立的擁有金錢。但是在這個時候父母并沒有覺察到孩子的心理變化,沒有及時的給予孩子一定的零花錢,所以導致了孩子沒有錢可以使用,才會讓他用如此直接的方法拿走了錢。
但發(fā)生這種情況的時候一定要告訴他這些錢什么東西都可以買,但是一定要用在刀刃上,這樣給了孩子一部分錢財上的自由,不至于讓孩子覺得自己有束縛感。
4、給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父母可以給孩子采用“用自己的行動來獲得零花錢”的辦法,比如讓孩子洗碗或者擦桌子,最后把一些錢給孩子。用這樣的方式,孩子就會知道賺錢并不是那么簡單的事情。而且孩子通過自己勞動來獲得錢,也是可以增長自信心的。
導致孩子偷錢的可能原因有哪些
1、孩子之間的攀比。對于孩子來說他們生活圈也只有那么大,而認識的人只有父母家人以及學校的小伙伴們。
在平常的生活和學習當中可能他們會與小伙伴接觸的比較多,在一些小的事情當中孩子也會有一些攀比,造成了孩子虛榮心太重。別人擁有的自己也想擁有,所以才會出現(xiàn)偷錢的現(xiàn)象發(fā)生。
2、家長沒有滿足孩子的一些需求。孩子們喜歡的東西往往都是一些玩具或者是零食,可是這兩樣東西在父母眼里是非常沒用的,所以當孩子提出想要的要求時,父母也不會答應。孩子只能自己想辦法去買,所以就用了“偷錢”的這個不正確的方法。
面對孩子偷錢,家長通常會有以下幾種反應
呵斥毒打派,這是大多家長采用的極端手段,他們認為,小時偷針,長大就會偷金,必須上綱上線給孩子一個狠狠的教訓。
置若罔聞派,這類家長會覺得,孩子還小嘛,有必要那么嚴厲嗎?他們只是鬧著玩玩呢,長大就好了!
暖心派,保留孩子的顏面,并讓孩子深刻明白自己犯下的錯誤,用愛讓孩子發(fā)自內心的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