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撒謊是有原因的,所以家長再得知自己的孩子是在撒謊時,一定要搞清楚孩子為什么撒謊,這比費盡心思證明孩子是在撒謊更重要,知道原因之后在解決問題,同時要對孩子做出嚴厲批評,防止孩子以后再撒謊。
孩子總是撒謊怎么辦好
1、注意年齡界限。理論上來說,4歲以下的孩子撒謊,家長不需要特別重視,口頭上教育一下,確保孩子不會撒謊成性即可。
4-7歲是過渡階段,在此期間,寶寶的性格變化很大,家長也無需在意,可到了7歲之后,情況就不一樣了。孩子在這個時候,人格與三觀開始逐步完善,如果他們撒謊卻又得不到正確教育,很容易從此成為一個“虛偽”的小人。
2、一次撒謊不能代表一切。曾經見過這樣的家長,他們視撒謊為“洪水猛獸”,當發現孩子撒謊的時候,仿佛天都塌了,大喊大叫算是輕的,毆打、謾罵、侮辱,根本不管孩子的尊嚴,肆意踐踏。
撒謊的孩子就一定是壞孩子,不撒謊的孩子就是好孩子?都是成年人了,別總抱著如此幼稚的思想,畢竟撒謊并非孩子的特權,哪怕為人父母,撒謊也是家常便飯,家長要做的,只是控制好限度而已。
3、弄清楚真相再管教。撒謊都有目的,在訓斥、教育孩子之前,一定要弄清楚孩子撒謊的原因,有些事情真的不能責備孩子,他們其實有苦衷,在不了解真實情況的前提下訓斥孩子,很容易造成他們產生逆反心態。
4、告訴孩子誠實是美德。家長要學會告訴孩子,誠實善良是一種美德。他們的美德和習慣都應該從小培養,很多人都會說孩子太善良了也會不好,因為“人善被人欺”。但是他們卻忘了,平凡才是生命的常態。只有誠實善良,才能擁有更多的知心朋友,其他人才會愿意跟他們交往。
5、家長要為孩子樹立榜樣。孩子撒謊怎么辦?聰明父母這樣處理!優良的示范是最好的說服。家長作為孩子年少時期相伴時間最長的人,要做好榜樣的作用,在做錯事的時候要及時承認錯誤,不吞吞吐吐,遮瞞掩蓋,孩子在長期的耳濡目染下,也就不會再撒謊了。
孩子總是撒謊的原因
第一種情況是分不清想象與現實,這種情況一般發生在低齡階段。由于低齡幼兒常常分不清想象和現實,總是把自己想象的情況當現實來說,家長聽到孩子撒謊會生氣,會使勁糾正他,甚至會爆跳如雷,但是幼兒根本意識不到自己說的謊話。
第二種情況是,當孩子范了錯誤,害怕被責罰時撒謊。比如孩子摔壞了你平常不讓他碰的的水晶花瓶,他知道你很喜歡很珍惜,當你問他:“是誰摔碎了花瓶?”回答一定是“不知道,我不知道。”或者把責任推給家里的貓呀,狗呀。
家長生氣孩子撒謊,開始嚴厲批評指責,最后弄得雞飛狗跳。結果是,以后孩子為了逃避責任還是可能會撒謊。
第三種情況是,為獲得別人的認同和關注而撒謊。這種情況在多子女家庭或者父母特別忙,缺少親子陪伴的家庭會比較常見。為了吸引關注,會編謊話或者裝病來獲得關注。如果父母發現孩子為了獲得關注開始撒謊時,不要指責的拆穿,多給孩子些關懷和陪伴,當孩子感覺到自己被愛的時候,說謊的行為就消失了。
孩子經常說謊的危害
不被別人信任:每個人都不希望和一個沒有信譽的人相處,對于孩子來說,在生活當中撒謊成癮的時候,很有可能會不被別人信任。比如在上學的時候會被別人集體排斥,甚至會喪失社交能力,受到別人的排擠和孤立,給孩子的身心帶來很大的影響。
性格受到影響:當孩子選擇說謊的時候,日后也會想盡辦法圓謊,這樣的孩子不管是遇到任何事情,都會感到擔驚受怕,情緒也會因此出現大量的波動。伴隨著時間的流逝,也會給他們帶來惡劣的后果,比如無法進行社會活動,甚至連性格都會受到影響,變得越來越沉默寡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