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叛逆期的小孩子時,家長一定要給予他們正確的教育和指導,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幫助他們順利度過這一時期。但很少有家長會合理的應對孩子不聽話的問題,面對叛逆的孩子,常常會大發雷霆,不知道該如何解決。
小孩叛逆了怎么辦
1、注意平衡心態。面對孩子的叛逆行為,家長要學會自我調節,保持良好的心態,不要被孩子的不良情緒牽著鼻子走,雖然這對于每一個關心孩子的家長來說很難做到,但是打罵等控制孩子叛逆的方式,只會讓孩子更加抗拒,適得其反。因此,我們要用穩定的情緒去影響孩子,去展現一個成熟大人應有的作為。
2、以尊重的方式去管教。讓家長平衡心態并不意味要去忍耐孩子的叛逆,而是理解、接納、包容,因為我們知道孩子都會有叛逆期,在承認這個既定的事實之上,理解孩子因叛逆期而出現的生理與心理的變化,接納孩子無法接納的情緒,包容他會出現的行為。
這就是尊重,建立在理解接納包容基礎上的關愛與態度。尊重也是相互的,孩子感受到被照顧,被重視,被尊重,也會尊重我們,會去接納我們給出的建議,尊重我們的付出。
3、給予合理的懲罰。當孩子不遵守規則或者做出錯誤的決定時,父母需要給予一定的懲罰,但要注意懲罰的方式和程度。
懲罰應該適合于孩子的年齡和行為,不能過于嚴厲,并且要給孩子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同時,父母應該盡可能給予孩子積極的反饋和鼓勵,讓孩子知道當他們遵守規則時,他們會得到好的結果。
4、主動交流。孩子到了叛逆期怎么辦,就要用主動的態度去和孩子說。孩子在叛逆期,無論家長提出什么樣的建議,孩子都不會采納,孩子有自己的思想和意識。
家長不要強求孩子去做事情,要告訴孩子什么樣的方法才能讓自己保持好的習慣。家長如果想讓孩子和自己交流,就要學會和孩子做朋友,和孩子做朋友的家長會,非常的幸福。
孩子為什么會叛逆
1、忽視孩子。家長對孩子的關注和理解不夠,也會讓孩子形成叛逆的思維,叛逆孩子怎么辦,孩子都渴望被關注。孩子越大,越把孩子往外推,“自己玩去”;很多的家長名義上陪孩子玩,實際在聊天、刷手機。
經常被忽視會讓孩子沒有價值感,孩子感受不到自己在父母心中的位置,感受不到無條件的愛。好的行為家長看不到,于是孩子會通過一些叛逆的行為來引起家長的關注。
2、自我意識逐漸強烈。青少年到了青春期,思維方面由童年時的形象思維漸變為以抽象思維為主的多種思維方式。伴隨這諸多方面變化的一個特殊轉變是“自我意識”的逐漸清晰和“獨立意識”的日益強烈。
他們迫切希望擺脫成人的監護,處處要體現“自我”的存在。但是他們的世界觀畢竟尚未成熟,缺乏自我克制和分辨是非的能力,于是他們會靠和父母對著干來體現“自我”,顯示自己的“成人感”。
教育叛逆不聽話的孩子,家長應該怎么做
與時俱進。現在這個社會是日新月異的,在教育孩子這方面,家長自然也要學會進步,不能照抄小時候父母傳統的教育方式,要吸收最新的教育方法,跳出自己以往的認知圈子,以最新的教育理念與孩子相處。
耐心傾聽。有些家長在面對孩子叛逆不聽話時,選擇的是打罵,不愿意靜下心來傾聽孩子的內心訴求。應該心平氣和地詢問孩子那樣做的原因,想辦法幫孩子解決問題,不要讓孩子積累太多負面情緒,不利于身心健康。
放下架子。很多家長喜歡動不動就端起父母的架子,把自己的意愿強加給孩子,不去關心孩子是否愿意。應該給予孩子充足的尊重,讓孩子有選擇的權利,而不是父母自作主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