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高二是非常重要的一年,它有承上啟下的作用,但同時這個階段孩子身上的壓力也是非常大的,如果不能幫助他們及時緩解,那孩子就會衍生出逆反心理。
孩子讀高二了還是很叛逆怎么辦
1、引導孩子正確處理情緒。正確處理情緒是合理釋放壓力的一種方法。首先,保持良好的作息規(guī)律;形成良好的運動習慣;其次,能夠覺察到自己的情緒變化。
當我們遇到一件令人反感的事情時,是焦慮?生氣?失落?還是有其他的情緒?鼓勵孩子將這些情緒用語言表達出來,并撫慰孩子,告訴他有這些情緒是很正常的,不要抵觸要試著去接納。
2、傾聽孩子的聲音。高二就像一個分水嶺,此時很多孩子對于未來,都有了自己的打算,比如決定去某所大學,決定走藝術生的路線,決定出國留學等。
但也有一些孩子對未來充滿了迷茫,他們的成績不上不下,他們的表現(xiàn)不好不壞,他們心中積壓已久的情緒,最后都變成了叛逆的行為去發(fā)泄釋放。不論孩子有多么叛逆,一定要耐下心去傾聽孩子的心聲,去切實地感受孩子的迷惘無助。
3、正面引導少指責。大多數(shù)孩子的叛逆行為來自于指責,過度的批評導致的結果就是不斷積累的怨氣。家長總以為批評是一種激勵,可往往會變成一種家常便飯。
引導不是命令也不是指責,是通過提問的方式,將孩子的想法引導在正確的方向上,這種提問應該相對溫和,不要強迫更不要自問自答。
4、學會尊重,與孩子和平相處。叛逆期的孩子,敏感、以自我為中心,心中有許多小秘密,學會尊重意在尊重孩子敏感的心靈,尊重他的個人世界不做過多干涉,尊重他的隱私權不去刻意挖掘。
做到這些,是實現(xiàn)和平相處的第一步,接下來你要利用善于傾聽的優(yōu)勢,讓孩子主動地向你訴說自己的秘密,自己的迷茫,并給與充分的支持。
5、關心孩子日常生活。父母不能老是開門見山問孩子成績,敏感的女孩子會誤會家長只是想問自己的學習而已,認為父母之關心自己的學習。
家長平時和孩子的談話,可以從生活的瑣事開始切入話題,慢慢轉變到學校的人和事上,最后才能和孩子談學習,只有這樣孩子才會覺得父母是愛他這個人而不是他的成績和學習。
孩子讀高二了還是很叛逆的原因
很多家長都覺得自己無論做什么事情,都是為了孩子好。常常去命令孩子,無論做什么事情,都不會去過問孩子的思想,而是單一地為他們做選擇和決定。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有了自己的獨立意識,想擁有自由的空間。
父母事事為孩子做主,必然會引起孩子的叛逆心理。寶寶小的時候,沒有形成獨立的意識。大了就會產生自我意識,想用行動或者語言來反抗父母的做法。
影響孩子最重要的人就是家長,其次是老師,當孩子遇到某一件事情,父母和老師都誤解了自己。就會容易使孩子的內心受到傷害,這也會讓他們形成自我保護意識。孩子僅僅是自我保護的心理,在家長眼中就變成了叛逆、不聽話。
管教叛逆期的孩子需要注意什么
學會換位思考。每一位家長也是從青春期長大的,也有過叛逆期,在面對孩子的逆反心理的時候,要多換位思考,了解孩子逆反的原因,想想孩子為什么會這樣做,找出問題的原因,才能減少孩子的逆反心理。
不要過于嘮叨。青春期的父母黃金準則就是不能嘮叨,少說多做。因為孩子經歷了十幾年的灌輸式教育,會慢慢的產生疲勞感。在青春期是人生觀和價值觀完善的時候,孩子都會有自己的想法,希望能迫切的表達出來,而且有獨立的意識,非常反感家長的價值觀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