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孩子說謊是孩子成長的必經之路,因為說謊意味著孩子自主意識的形成,這是很正常的事情,家長只需在孩子說謊的時候正確引導即可,不要讓孩子養成說謊的習慣。
小朋友撒謊怎么辦
1、不打罵孩子。有些家長認為孩子犯錯誤,只有打罵才能讓孩子長記性。其實這樣是錯誤的,打罵只會加劇孩子說謊的行為。
2、及時教育引導。聰明父母這樣處理:發現小孩子說謊,家長和老師不要當眾揭開,可以單獨教育孩子,告訴他說謊的壞處。應該告訴孩子:一句謊言是可以被寬恕的。但如果繼續這樣發展下去,他就會失去父母的信任。如果孩子勇于承認自己做錯了事,請馬上用比較特別的語言表揚他。
3、了解孩子內心的感受。很多孩子說謊話,是因為害怕向家長袒露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這類孩子的內心較為敏感,家長切不可逼迫孩子袒露實情,只能通過循循善誘的方式,讓孩子慢慢增加對自己的信任感,然后說出實情。家長可以通過講故事的方式教育孩子,讓他們不要因為怕受責備而不說實話。
4、告訴孩子誠實守信的重要性。家長要把握好教育的尺度:一方面需要讓孩子知道撒謊是錯誤的不正確的處理方式,另一方面不要太過于嚴厲,以致于孩子擔心被懲罰而不愿意告訴你真實的原因。當我們了解到孩子的真實原因之后,就可以用最簡單和有針對性的方法讓孩子不再撒謊。
5、家長要為孩子樹立榜樣。家長作為孩子年少時期相伴時間最長的人,要做好榜樣的作用,在做錯事的時候要及時承認錯誤,不吞吞吐吐,遮瞞掩蓋,孩子在長期的耳濡目染下,也就不會再撒謊了。
小朋友撒謊的原因
1、故意的行為性地說謊。比如明明老師留了作業,就說沒留,因為他想玩,根本他不想寫作業;自行車明明沒有壞,撒謊說壞了,想讓家長買新的;這些都是他的“愿望”,而他想讓他的愿望達成并且讓它合理化的行為表現。
2、逃避懲罰或得到獎賞。模擬考試,學校已經發下卷子了,回家讓家長簽字,但孩子知道這次考試考砸了,不敢回家,于是偷偷把69分改成了89分,并向家里撒謊老師夸他考試進步。
這里的撒謊,也是孩子對父母的一種防御行為;他怕被指責、害怕看到父母對自己兇狠的態度,更怕挨打;他本能得想逃避這種體驗,自主地選擇了對自己有利的一面,所以才做出了這種行為。
孩子從什么時候開始會撒謊
1、沒有確定的時間。對于不同家庭環境下長大的孩子,他們開始撒謊的時間一般都略有不同。如果一個孩子從小接受就是誠實的家庭教育,那么孩子開始撒謊的時間就會越晚;如果一個孩子從小接受的就是溺愛教育,那么孩子就很可能為了讓家長滿足自己的要求很早就開始撒謊。
2、一般都是在孩子萌發自主意識時。一個孩子如果會撒謊,這背后其實說明孩子開始了自我意識的萌芽,孩子想要利用這些謊言達到自身的目的,利用這些謊言擺脫某些懲罰。
3、不會在太小的年紀出現。一般來說,2歲以下的孩子都不知道什么是撒謊,因為這個時期的孩子對于真話、謊話沒有概念,只知道有什么就說什么。孩子在這個時期,大腦思維還沒有發育完全,只會遵循自己內心的想法做事。